《同志一家親》為我們介紹了三位居住在棕櫚泉的同志好友。這不禁讓人提問:這是否為多年前深受我們喜愛的經典情境喜劇《黃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 1985-1992)的現代更新版?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Hulu 與 Disney+ 的最新喜劇影集《同志一家親》,以其融合家庭情境喜劇的魅力與鮮明的當代視角,迅速吸引了眾人目光。由備受讚譽的《威爾與格蕾絲》(Will & Grace)主創 Max Mutchnick 與 David Kohan 打造,這部十集的影集向觀眾介紹了三位令人難忘的角色,他們在加州棕櫚泉這個充滿活力的背景下,探索人生、愛情與老化的課題。
劇情梗概
《同志一家親》聚焦於邦尼·施奈德曼(Bunny Schneiderman,由奈森·連恩 Nathan Lane 飾演)、傑瑞·法蘭克(Jerry Frank,由麥特·波莫 Matt Bomer 飾演)以及亞瑟·布魯薩德(Arthur Broussard,由納森·李·葛蘭姆 Nathan Lee Graham 飾演)。這三位最好的同志朋友,在一位共同朋友過世後,發現自己開始同居生活。邦尼是一位成功的內衣企業家,與他固執的母親西碧·施奈德曼(Sybil Schneiderman,由琳達·拉文 Linda Lavin 飾演)同住在時髦的世紀中期現代風格住宅中。傑瑞是一位和藹可親、心地善良的前摩門教徒,現職為空服員。亞瑟則擁有曾在《Vogue》擔任編輯的豐富資歷,正在適應棕櫚泉的生活,並面臨尋找新職業平衡的挑戰。
影集始於邦尼慷慨邀請傑瑞和亞瑟搬進他家。隨著他們展開這個新篇章,觀眾將透過充滿喜劇效果又感人的探索,一窺他們交織的生活。劇情線暗示了邦尼尋求浪漫的過程、亞瑟在當地就業市場常有的幽默經歷,以及傑瑞過往的一些片段,包含與女兒之間緊張的關係。影集的核心在於這三位朋友在他們所選擇的家庭中找到的堅定支持與情誼,共同應對晚年生活的複雜性。該劇也處理了琳達·拉文所飾演的角色西碧的缺席,這是由於這位深受喜愛的演員在製作期間不幸於現實生活中辭世。

演員陣容
《同志一家親》的成功,其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功不可沒。奈森·連恩以其標誌性的喜劇才華飾演邦尼,而麥特·波莫則飾演迷人又具喜感的傑瑞,展現了他的多樣性。納森·李·葛蘭姆為亞瑟一角帶來了令人愉悅的優雅與敏銳的機智。琳達·拉文在她最後的電視演出中,為西碧注入了她特有的溫暖與喜感。才華橫溢的卡司還包括飾演邦尼妹妹明蒂(Mindy)的潘蜜拉·艾德隆(Pamela Adlon)、飾演卡羅爾·明茲(Carol Mintz)的理查·坎德(Richard Kind)、飾演梅森(Mason)的贊恩·菲利普斯(Zane Phillips),以及飾演傑瑞女兒貝卡(Becca)的比莉·盧德(Billie Lourd)。
幕後團隊
本劇擁有頂尖的幕後團隊。主創、編劇兼執行製作人 Max Mutchnick 與 David Kohan 將他們豐富的情境喜劇經驗帶入此計畫。與他們並肩的還有執行製作人萊恩·墨菲(Ryan Murphy)以及資深導演詹姆斯·伯羅斯(James Burrows)。伯羅斯負責執導本劇,其傳奇生涯包含《歡樂酒店》(Cheers)與《六人行》(Friends)等指標性影集。奈森·連恩與麥特·波莫亦擔任執行製作人。此外,本劇還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客串明星陣容,包括傑西·泰勒·弗格森(Jesse Tyler Ferguson)、凡妮莎·拜爾(Vanessa Bayer)、金·科爾斯(Kim Coles)、賈德·赫希(Judd Hirsch)、蕾亞·帕爾曼(Rhea Perlman)以及雪莉·歐特里(Cheri Oteri)。
《同志一家親》的風格
《同志一家親》採用傳統的多鏡頭情境喜劇風格,並有現場觀眾,營造出舒適熟悉的氛圍。然而,在此框架內探討的主題卻提供了當代的共鳴。影集深入探討了老化的經歷,特別是在 LGBTQ+ 社群中,突顯了人生此階段所特有的挑戰與喜悅。其核心是頌揚自選家庭(chosen family)的深厚連結,強調在深刻友誼中獲得的力量與支持。晚年愛情與關係的複雜性也是一個重要主題,每個角色都在經歷自己的浪漫旅程。考量到將朋友們聚集在一起的境遇以及西碧後來的離世,影集也觸及了悲傷與失落的主題。傑瑞作為前摩門教徒的背景,則開啟了對宗教認同與接納的探討。總體而言,《世紀中期摩登》傳達出一種時而詼諧、持續機智且經常帶有感性的基調,同時在其對 LGBTQ+ 生活的描繪上保持著毫不掩飾的酷兒(queer)色彩。
雖然劇名直接指涉「同志一家親」美學,但影集與此時代的連結主要體現在其背景設定於棕櫚泉——一座以其標誌性的世紀中期現代建築聞名的城市。佈景設計與服裝設計巧妙地呼應了這種風格。儘管影集設定在現代,但與二十世紀中期的社會文化背景可能存在主題上的聯繫,特別是關於社會規範與認同的演變。有趣的是,製作設計融合了世紀中期現代風格以外的其他沙漠風格,為影集的視覺美學增添了豐富性。
Max Mutchnick 與 David Kohan 的編劇帶來了他們標誌性的敏銳機智與情感深度的融合,這種風格在他們製作《威爾與格蕾絲》期間已證明其成功。資深喜劇導演詹姆斯·伯羅斯的執導確保了流暢的節奏與有效的喜劇呈現。主要演員的表現廣受讚譽,奈森·連恩貢獻了他備受期待的喜劇大師風範,麥特·波莫則以其喜劇時機感令觀眾驚喜。納森·李·葛蘭姆因其搶鏡的時刻而備受矚目。製作過程中一個特別感人的面向是,影集處理琳達·拉文逝世的方式,以一集專門內容作為真摯的致敬。
兩部情境喜劇的比較
與《黃金女郎》的比較一直是反覆出現的討論點。雖然兩部劇都描寫了一群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共享一個家,並以喜劇方式處理生活與友誼,但《同志一家親》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聚焦於全男性且明確為酷兒的核心卡司。主創與演員們承認這些相似之處,共同主創 Max Mutchnick 指出,「同志版黃金女郎」的比喻是描述該劇概念的一種有用方式。然而,他們也強調,《同志一家親》旨在成為一個獨特的實體,探索與當今觀眾相關的當代主題與幽默。奈森·連恩也評論道,目標並非僅是複製《黃金女郎》,而是要尊重多鏡頭情境喜劇的傳統,同時提供新穎的內容。一個關鍵的區別在於,本劇更願意以《黃金女郎》時代無線電視網上少見的坦率程度,探索更為明確的 LGBTQ+ 內容。
《同志一家親》提供了經典情境喜劇元素與現代視角的愉悅結合。憑藉才華橫溢的卡司與經驗豐富的主創團隊,這部影集在深入描寫三位同志好友於棕櫚泉度過他們黃金歲月的生活時,帶來了歡笑與真摯的情感。
《同志一家親》全十集已於 2025 年 3 月 28 日首播。
觀看《同志一家親》的地點 (視您所在位置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