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戲劇界即將迎來一部備受矚目的新作——《忘了我記得》,該劇集已於 Netflix 平台上映。這部被定位為「療癒家庭劇」的八集華語影集,承諾帶領觀眾踏上一段細膩且感人的旅程,深入探討人際關係的複雜性,觸及成長、理解、遺憾以及放手的艱難課題。
執導這部潛力之作的是享譽影歌壇的劉若英,這也是她的影集導演處女作,將其深厚的藝術底蘊注入劇集敘事中。與她攜手合作的,是由金馬影后謝盈萱及資深演員秦漢領銜的黃金陣容,後者更是睽違多年後意義非凡地回歸台灣戲劇圈。
劉若英的導演角色備受矚目,標誌著這位以演員、歌手及電影導演(代表作《後來的我們》)等多重身份聞名的才女,正式跨足電視劇導演領域。此舉不僅是台灣娛樂圈的一大盛事,也成為本劇吸引觀眾的關鍵因素。
劇情鋪陳深入探索記憶在每個家庭中恆久的力量,旨在呈現一個時而令人莞爾、時而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
《忘了我記得》:在人生、愛與記憶中航行
《忘了我記得》聚焦於謝盈萱飾演的程樂樂。年屆四十的她,生活仍未步上軌道。她懷抱著單口喜劇演員的夢想,同時在便利商店兼職打工,這與她過去導遊的身份截然不同。她的日常生活看似「平凡無奇」,卻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與夢想」。然而,這些期盼卻不斷受到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挑戰」所考驗。她的日子充滿了「荒唐的遭遇」,從應付「怪異的顧客到無理取鬧的奧客」,讓她在「日常生活的奔波」中筋疲力盡,並經常為了息事寧人而道歉。
她的個人生活同樣複雜。她與丈夫張楷(霍建華特別演出)之間存在著「艱困的關係」和「問題重重的婚姻」。兩人從一段隨意的戀情發展到真摯的婚姻,卻因「價值觀的衝突」以及張楷因工作調派新加坡的現實挑戰而受到影響。雪上加霜的是,她與父親鄭光輝(秦漢飾)的關係也「相當緊張」。父親被描寫成一位「古怪、崇尚自由且充滿夢想」的人,他的「怪癖與孩子氣的個性,常讓樂樂既擔心、好笑又無奈」。他難以捉摸的行徑,例如在樂樂婚禮當天神秘失蹤,結果卻是在騎單車摔倒後,被發現於急診室裡和醫護人員說笑,這些都迫使樂樂經常扮演著應對和照顧的角色。然而,正是這種古怪和童真,似乎也成為他們之間獨特且充滿愛意的連結來源,讓他們得以共享如童年般在雨中嬉戲那樣純粹無瑕的快樂時光。
父親日漸衰退的健康狀況使他們之間的互動更形複雜,為這段非典型的父女關係蒙上了一層動人的陰影。
這些日益加劇的困境,成為樂樂踏上所謂「勇敢旅程」的催化劑。這趟旅程關乎重新定義:她與家人的連結、與伴侶的關係以及她的友誼。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將她推向單口喜劇的舞台,不僅為她開啟了新的職業道路,也提供了一個表達和梳理她多采人生的途徑。

《忘了我記得》的演員陣容
《忘了我記得》的情感重量與真實感,仰賴於一個卓越的演員陣容。這個組合精心融合了不同世代的才華與國際經驗,彰顯了製作團隊高度的藝術企圖。
謝盈萱飾演核心角色程樂樂。這位1979年12月31日出生的台灣知名女演員,以其細膩入微的表演著稱。她曾以電影《誰先愛上他的》(2018)榮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以電視劇《四樓的天堂》(2022)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她的影視作品還包括《孤味》(2020)和《人選之人—造浪者》(2023)等佳作。談及《忘了我記得》,謝盈萱坦言最初對於這個角色感到「壓力極大」,尤其是在劉若英的執導下演出,但最終被團隊的堅強實力所吸引。她讚揚同劇演員秦漢的專業及其深刻引動真摯情感的能力,表示他「真的有辦法讓演員相信,在片場的那個當下,他就是一個真實的父親」。
秦漢飾演樂樂那位「古怪、自由奔放且充滿夢想」的父親鄭光輝。秦漢於1969年11月27日出生於新加坡,是一位資深演員,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國際演藝經歷,曾參演《黑暗騎士》、《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與《真人快打》等好萊塢大片,以及《西遊ABC》等影集。此次參與《忘了我記得》的演出,是他睽違多年後再次回歸台灣戲劇界的重要里程碑,在宣傳資料中亦被特別強調。這次回歸不僅僅是一個選角決定,更帶有懷舊與象徵意義,尤其對本地觀眾而言,並突顯了此劇的高度關注度。曾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肯定、並被CNNGo譽為亞洲25位頂尖演員之一的秦漢,形容謝盈萱「非常平易近人」,是一位「充滿自信且傑出的女演員」,並讚揚她在一次需要拍攝20次的艱難場景中展現的敬業精神。他未讀劇本,僅憑劉若英的邀請及彼此的共同關係便決定接演,這突顯了促成本劇的台灣娛樂圈內部深厚的敬重與信任。
特別演出的是霍建華,飾演樂樂的丈夫張楷。這位1979年12月26日出生的台灣傑出演員、歌手及製作人,以其在《海豚灣戀人》、《仙劍奇俠傳三》及《花千骨》等熱門劇集中的角色廣為人知。他表示很「榮幸」能參與這部劇集,並讚揚導演劉若英「對細節的關注、高標準及獨特的視角」。
在樂樂身邊給予關鍵支持的是她的兩位摯友,她們迥異的生活也為當代女性面貌提供了更廣泛的註解。周采詩飾演的佳耘是一位單親媽媽,儘管面臨自身挑戰,卻是樂樂「堅實的後盾」。周采詩出生於1983年1月10日,以其在《籃球火》和《我們與惡的距離》等劇集中的表現為人所知。劉品言飾演的蘇妃,則被形容為「事業心強的獨立女性」或「事業型單身貴族」。劉品言出生於1988年8月8日,是一位獲獎演員(憑《含苞欲墜的每一天》獲金鐘獎肯定),並以《仙劍奇俠傳》和《華燈初上》等劇集中的角色聞名。劇中明確描寫這些各具特色的友誼互動,預示著這將成為劇集重要的情感支柱。
演員陣容中還包括其他台灣知名演員的客串演出,如《疫起》的王柏傑和《周處除三害》的陳以文,更突顯了參與本劇的才華之深厚。
劉若英的影集導演處女作
《忘了我記得》的導演視野來自劉若英,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在成功跨足電影導演之前,其職業生涯已橫跨表演、音樂與寫作等領域。1969年6月1日出生於台北的劉若英,是一位備受讚譽的女演員,曾多次獲得亞太影展獎項肯定,也是一位深受喜愛的創作歌手,發行過多張專輯並舉辦過全球巡迴演唱會。她的電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2018年)改編自她自己的短篇故事,在口碑與票房上均取得巨大成功,為她贏得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及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先前的成功,為她首次執導影集《忘了我記得》奠定了高度的期待,她同時也擔任本劇的編劇。這次轉向八集的劇集形式,為劉若英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畫布,去探索她敘事風格中標誌性的複雜角色和不斷演變的人際關係。
劉若英形容《忘了我記得》是一部「深深植根於日常生活與情感本質」的作品,她相信這部劇「真實反映了我們當今世界的現實」。她期望這部劇集能「觸動觀眾,引發歡笑與淚水」,並藉由呈現「我們每天面對卻選擇不去正視的經歷」來提供「慰藉」。她的願景是創造一個「感覺像『家』的故事,場景設定在許多美麗而懷舊的地方」,據悉,這部劇的靈感來自她自己的生活。如此深刻的個人投入,預示著《忘了我記得》將是一部充滿熱情的作品,很可能為敘事注入獨特的真實感與情感深度。
從她過往的作品及演員們的回饋來看,她的導演風格強調以角色驅動的敘事,聚焦於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霍建華讚揚她「對細節的關注、高標準及獨特的視角」。謝盈萱則強調劉若英「基於自己輝煌的演藝生涯,對演員有著深刻的理解與同理心」,並指出劉若英「溫暖且細心」,提供「親切的指導與支持」,為演員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空間」去探索角色。這種源於其豐富幕前經驗的同理心執導方式,營造了一個有助於演員展現紮實且真實表演的環境。秦漢分享的一則趣聞,回憶劉若英曾為約七、八十人的整個劇組燉煮了好幾鍋滷肉麵,描繪出一位不僅專業,更真心關懷且親力親為的導演形象。
打造敘事:《忘了我記得》的幕後製作
《忘了我記得》的創作是一項由專業製作團隊主導的協力成果。該劇由前景娛樂有限公司製作,李耀華、葉茹婷及劉怡佳擔任製作人。這是前景娛樂繼影集《罪夢者》之後與 Netflix 的第二次合作,顯示了雙方合作關係的強化以及 Netflix 對該製作公司為全球觀眾提供高品質台灣內容能力的信任。製作人李耀華表達了團隊的興奮之情,她表示:「所有參與者都深深喜愛這個故事,我們很高興能透過 Netflix 與全球觀眾分享。」劇本由蔡保璋、何昕明與導演劉若英共同編寫。
劇集以台灣台北「繁華的城市背景」為舞台。導演劉若英特別希望能呈現「許多美麗而懷舊」、能喚起「家」的感覺的場景。這意味著台北將不僅僅是一個背景;它很可能會被賦予情感意義和文化認同,提供一個真實的台灣生活視角,既能與本地觀眾產生深刻共鳴,也能為國際觀眾提供豐富的文化脈絡。
幕後花絮描繪了一個充滿支持與奉獻精神的演員和工作團隊。謝盈萱談到最初與備受敬重的秦漢合作時的緊張心情,但發現他「非常平易近人」,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對手演員。秦漢則讚揚謝盈萱的專業精神,憶述一個需要多次重拍的挑戰性場景,過程中她絲毫未顯疲態。這些軼事,加上劉若英悉心關懷的導演風格以及為劇組下廚等個人舉動,都指向一個建立在相互尊重與真誠關懷之上的製作環境。這種積極的片場文化,往往能轉化為更真實、更具情感共鳴的表演,與劇集旨在達成的「療癒」特質不謀而合。
《忘了我記得》觀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