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etflix今日上線的澳洲犯罪懸疑迷你影集《活下來的我們》中,一段令人不安的過去與一個紛擾的現在猛烈碰撞,勢必將緊抓觀眾目光。這部情節緊湊的影集改編自備受讚譽的英澳作家珍・哈珀(Jane Harper)於2020年出版的暢銷小說。哈珀以其充滿氛圍的犯罪小說聞名,包括曾成功改編成賣座電影的《謎霧驚魂》(The Dry)。她為Netflix這項企劃帶來了深厚的文學底蘊與既有的讀者群。基蘭・艾略特(Kieran Elliott)回到他位於塔斯馬尼亞省艾弗林灣(Evelyn Bay)的家鄉小鎮,這個海濱小鎮因多年前一場奪走他兄弟性命的悲劇而蒙上陰影。當一名年輕女子布朗特(Bronte)被發現死亡後,他的返鄉之旅蒙上了黑暗的色彩,迫使基蘭不僅要面對自己深重的罪惡感,還得揭開這個小社區深藏已久的秘密。
這家串流巨擘先前已藉由多部澳洲製作獲得斐然成就,例如《蘋果西打醋》(Apple Cider Vinegar)、《吞下宇宙的男孩》(Boy Swallows Universe)、《心碎高中》(Heartbreak High)、《健身世界》(Wellmania)以及《領土》(Territory)。這種委製並推廣澳洲故事的模式,顯示出該地區已被視為一個重要的製作中心,有能力提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敘事作品。與知名製作公司的合作,進一步彰顯了《活下來的我們》的高水準。Tony Ayres Productions (TAP) 與 Matchbox Pictures 的參與,為本劇帶來了豐富的經驗與品質保證,後者以一系列獲獎澳洲戲劇聞名,包括《點擊誘餌》(Clickbait)、《無界之殤》(Stateless)及《一記耳光》(The Slap)。東尼・艾爾斯(Tony Ayres)本人即為 Matchbox Pictures 的創始成員之一,並擁有眾多備受好評的作品履歷。此外,Netflix 在改編小說方面也屢創佳績,甚至勇於挑戰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作品。這次,劇情將我們帶入一個澳洲的故事。

秘密在塔斯馬尼亞的浪潮中重新浮現
《活下來的我們》深入探討一個仍因過往傷痛而搖搖欲墜的社區核心,一場新的悲劇降臨,威脅著要揭開深埋已久的真相。故事圍繞著由查理・維克斯(Charlie Vickers)飾演的基蘭・艾略特展開。他帶著伴侶米雅(Mia,河藝琳飾)與年幼的兒子,回到位於塔斯馬尼亞省與世隔絕的家鄉艾弗林灣。基蘭是一個背負著罪惡感的男人,他此行的目的表面上是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與情感疏離的母親。過去的重擔沉重地壓在艾弗林灣。十五年前,小鎮遭受了一場災難性風暴的摧殘。這場風暴導致兩名年輕人不幸溺斃:托比(Toby)以及基蘭的哥哥芬恩(Finn),芬恩是為了英勇拯救基蘭而犧牲。雪上加霜的是,米雅的摯友,年僅14歲的蓋比・伯奇(Gabby Birch),也在同一場風暴中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從那時起,基蘭便一直活在對兄長之死的愧疚陰影下,這是構成他內心深處衝突以及社區中潛藏傷痛的關鍵要素。隨著基蘭的歸來,以及一名年輕女子布朗特(由香農・貝瑞 Shannon Berry 飾演)被發現陳屍海灘,艾弗林灣脆弱的平靜被打破。這起新的死亡事件如同一劑陰鬱的催化劑,「讓過去重現」,並猛烈地撕開了舊有的情感創傷。隨後對布朗特之死的調查演變成一項危險的任務,一項「威脅要揭露深藏已久的秘密、失蹤女孩的真相以及他們之中的兇手」的任務。有跡象顯示,布朗特本人可能一直在「挖掘過去」,這使她可能成為了目標。劇情預示著一個多層次的謎團,其複雜性遠不止於找出殺害布朗特的兇手。敘事不斷地將她的死與十五年前的事件聯繫起來,特別是蓋比・伯奇失蹤懸案。蓋比的母親崔西(Trish)仍然堅信女兒尚在人間,這暗示著兩起悲劇事件相互交織,解開其中一個謎團可能需要先釐清另一個。所謂「深藏已久的秘密」很可能橫跨兩個時間點,暗示著一個持續多年的複雜欺瞞或誤解網絡。這部影集似乎不僅僅要問「兇手是誰?」。
演員陣容
《活下來的我們》擁有才華橫溢的演員陣容,集結了國際知名的後起之秀與經驗豐富的澳洲演員,他們都準備好為艾弗林灣這個飽受磨難小鎮的居民角色注入深度。領銜主演的是飾演基蘭・艾略特的查理・維克斯。維克斯因在《魔戒:力量之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ings of Power)中的角色而享譽全球,此次他扮演一個複雜的角色——一個回到家鄉的男人,仍因過去涉及兄弟之死的悲劇而背負著巨大的罪惡感。這個角色對維克斯而言意義重大,因為它提供了一個不同於以往高知名度作品的轉變,以及一個深入探索角色驅動心理劇的機會。他對基蘭內心掙扎的詮釋,以及如何在重新點燃的謎團中尋找出路,將對影集的影響力至關重要。與維克斯搭檔主演的是飾演米雅・張(Mia Chang)的河藝琳。河藝琳是一位新興人才,曾在即將播出的《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第四季(飾演蘇菲・貝克特 Sophie Baek)、《沙丘:預言》(Dune: Prophecy)和《最後一戰》(Halo)中有亮眼表現,劇中她飾演基蘭的伴侶。米雅也曾是艾弗林灣的居民,並且是十五年前失蹤女孩蓋比的摯友。在一次訪談中,河藝琳透露了關於她角色的訊息,她說:「我的角色米雅是基蘭的支柱……但在某個事件發生後,她也意識到自己可能從未真正為摯友蓋比的死而悲傷,並開始拼湊起謎團的某些片段。」河藝琳也強調了能以自己的口音參與澳洲戲劇製作對她個人的重要性,並談及塔斯馬尼亞環境的力量,稱其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角色」。她的觀點暗示米雅將展開一段面對悲傷、揭露真相的個人旅程。堅強的配角陣容中,有許多澳洲影視界的熟面孔:羅賓・馬爾コム(Robyn Malcolm)飾演維リティ・艾略特(Verity Elliott),基蘭那位「情感疏離的母親」。她的表演已預示將極具張力,預告片分析指出她「僅一個眼神就能凍結熔岩」。達米恩・加維(Damien Garvey)飾演布萊恩・艾略特(Brian Elliott),基蘭那位「罹患失智症的病父」。凱瑟琳・麥克萊門茨(Catherine McClements)飾演崔西・伯奇(Trish Birch),失蹤女孩蓋比的母親,她堅定地「拒絕放棄希望」。馬丁・薩克斯(Martin Sacks)飾演朱利安・吉爾羅伊(Julian Gilroy),溺斃男孩之一托比的父親,他對基蘭仍「懷有強烈的怨恨」。演員陣容還包括潔西卡・德・古(Jessica De Gouw)、湯姆・格林(Thom Green)、喬治・梅森(George Mason)、米莉亞瑪・史密斯(Miriama Smith)、強尼・卡爾(Johnny Carr)、唐・哈尼(Don Hany)以及飾演關鍵角色布朗特的香農・貝瑞,她的死亡點燃了核心謎團。
幕後團隊
《活下來的我們》的創作團隊由澳洲電視界最受尊敬的一些人才領軍。擔任主創、編劇與執行製作人的是東尼・艾爾斯。艾爾斯是澳洲影視界備受敬重的人物,他執掌 Tony Ayres Productions (TAP),並擁有一系列廣受好評且商業成功的作品。他先前的著名作品包括全球熱播的Netflix影集《點擊誘餌》,以及《無界之殤》、《一記耳光》、《無處為家》(Nowhere Boys)、《轉瞬即逝》(Glitch)和《烈火》(Fires)。艾爾斯對《活下來的我們》的願景十分清晰:他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犯罪故事,更將其描述為「一部偽裝成謀殺懸疑劇的家庭倫理劇」,以及一個「用以更深入檢視我們如何與生命所造成的創傷共存的特洛伊木馬」,並聚焦於「生存的代價」。單憑他的參與,就為故事敘述的深度與角色發展設定了高標準。導演工作由雪莉・諾蘭(Cherie Nowlan)與班・C・盧卡斯(Ben C. Lucas)共同分擔。諾蘭同時也擔任執行製作人,她在澳洲與美國均擁有豐富的執導經驗。她令人印象深刻的履歷包括Netflix的《安眠書店》(You)、《外灘探秘》(Outer Banks)與《點擊誘餌》(再次與艾爾斯合作)、Amazon的《荒野謎蹤》(The Wilds),以及備受讚譽的澳洲電影如《夜店人生》(Clubland)和《感謝上帝他遇見莉茲》(Thank God He Met Lizzie)。憑藉《光陰的印記》(Marking Time)獲得AFI獎項的諾蘭,在戲劇領域的專業能力早已獲得肯定。班・C・盧卡斯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演,知名作品包括《鸚鵡螺號》(Nautilus)、《另一個人生》(OtherLife)、《揮霍的青春》(Wasted on the Young)以及多部電視劇,涵蓋《判決之後》(After the Verdict)與《荒野謎蹤》。這兩位導演的綜合經驗,特別是他們對電視劇、犯罪類型及Netflix製作的熟悉度,為本劇的執行帶來了良好前景。諾蘭額外擔任執行製作人的角色,也暗示了她在整個企劃中擁有顯著的創作投入。製作上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原著小說作者珍・哈珀的參與,她擔任本劇的執行製作人。作者參與改編作品,往往能確保影集忠於原著的精神、主題與核心元素。這對哈珀小說的粉絲而言,很可能是一個令人安心的因素,顯示出製作方致力於保留其敘事精髓的承諾。本劇由 Tony Ayres Productions (TAP) 與 Matchbox Pictures (隸屬於NBCUniversal International Studios) 及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Studios 共同製作。Matchbox Pictures 是澳洲最富盛名的製作公司之一,以其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節目內容聞名,並憑藉其超過50部作品的廣泛片單,贏得了無數國內外獎項。東尼・艾爾斯、Matchbox Pictures 與 Netflix 的組合先前已證明是成功的黃金公式,尤其體現在全球大獲成功的《點擊誘餌》上。這些關鍵參與者為《活下來的我們》再度聚首,顯示 Netflix 正運用一個經過驗證的合作模式,委託此團隊打造另一部具有廣泛國際吸引力的引人入勝澳洲驚悚劇。創作團隊對 Netflix 平台及其觀眾期望的熟悉度,是一項顯著的優勢。此外,珍・哈珀擔任執行製作人的角色,可能不僅僅是掛名而已;這意味著她可能積極參與確保改編作品忠於其小說核心。在這個作者日益參與將作品搬上銀幕的時代,哈珀的執行製作人身份更增添了一層真實性。這種參與有助於在文學原著與視覺媒介之間架起橋樑,從而可能促成一部更豐富、更細膩,且能同時引起既有粉絲與新觀眾共鳴的改編作品。
氛圍營造
故事發生在塔斯馬尼亞一個虛構的沿海小鎮艾弗林灣。雖然艾弗林灣是珍・哈珀想像的產物,但該劇於2024年在澳洲塔斯馬尼亞的多個地點進行了實地拍攝。製作的很大一部分在鷹頸(Eaglehawk Neck)進行,該地以其壯麗的海岸風光聞名。此企劃獲得了地區電影機構 VicScreen 和 Screen Tasmania 的支持,突顯了其致力於捕捉真實地方感的承諾。塔斯馬尼亞的氛圍預計將對影集的整體影響力做出巨大貢獻。預告片分析的描述突出了該島嶼「令人不安的美麗」、其固有的「孤立感」以及「無情的大海」。飾演米雅的演員河藝琳將塔斯馬尼亞的風景描述為「極其美麗」、「它本身就是一個角色」且「神奇而強大」。她指出,這樣的環境說明了「它是多麼美麗,但大自然的威力又是多麼不容小覷且無法掌控」。這暗示著環境將直接影響角色的情緒狀態,並增強那種瀰漫四周的神秘與孤立感,這種感覺往往定義了小鎮驚悚劇——在這些地方,「每個人不僅知道彼此的名字,更知道彼此所有的秘密」。珍・哈珀的原著小說(本劇即改編自此)利用海洋的浩瀚來同時呈現自由與危險。小鎮本身被描繪成「基蘭內心戰場的隱喻性再現」,每個角落和熟悉的面孔都呼應著他的過去。Netflix的改編版本極有可能採納並在視覺上轉化這種對環境的象徵性運用,讓物理環境反映角色的內心掙扎以及危險、禁錮和記憶等整體主題。對環境的生動描寫——令人不安、美麗、大自然無情且無法控制的力量——與犯罪元素和根深蒂固的心理劇相結合,暗示本劇可能會運用「塔斯馬尼亞哥德式」或「生態哥德式」的感性筆觸。「塔斯馬尼亞哥德式」是一個公認的文學與電影次類型,其特點是黑暗神秘的敘事,背景常設定在該島嶼獨特且時而令人不安的自然美景中。埋藏的秘密、闖入現在的過往創傷,以及「他們之中有兇手」的不祥威脅等主題,都與此一次類型的常見手法高度吻合。此外,艾弗林灣小而沿海、略顯孤立的特性,天生就形成了一個秘密在矛盾中難以保守,但懷疑卻容易滋生蔓延的環境。一個「人人都知道,但沒人說出口」的小鎮描寫,是緊張心理劇的經典場景。在這樣一個緊密聯繫的社區中,任何干擾,例如基蘭充滿罪惡感的歸來,或是布朗特令人震驚的謀殺案,自然會導致更嚴密的審視、竊竊私語的指控,以及居民間明顯的不安感。因此,環境並非被動元素,而是對心理張力以及「人人皆有嫌疑」氛圍的積極貢獻者,這是引人入勝懸疑敘事的標誌。
何處觀賞《活下來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