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婚試愛:英國篇》回歸,在全球約會節目中重申其獨特地位

2025-08-05 09:03
盲婚試愛:英國篇
盲婚試愛:英國篇

《盲婚試愛》英國版第二季已在串流平台Netflix首播,延續其旨在測試情感連結能否超越外貌的社會實驗。該節目遵循由克里斯·科倫(Chris Coelen)創造的基本概念,一群單身男女在獨立的隔離「愛巢」中進行交流,尋找婚姻伴侶,並在從未見過對方的情況下訂婚。引導參與者度過這個緊湊而激烈的過程的,是回歸的夫妻檔主持人麥特與艾瑪·威利斯(Matt and Emma Willis)。選擇這對特定組合,是英國版節目一個重要的基調設定。麥特·威利斯是知名樂團Busted的音樂家,而艾瑪·威利斯則是經驗豐富的電視主持人,曾主持過《老大哥》(Big Brother)等節目,他們代表了一種務實的英國名人形象。他們穩定而長久的公眾關係提供了一個敘事支點,與美國版主持人以好萊塢為中心的形象形成對比,巧妙地強化了英國版節目標誌性的真實感與成熟度。該節目由CPL Productions為Netflix製作,這家公司隸屬於Seven.One Studios,是英國實境節目領域的傑出製作公司,也負責製作如《一見鍾情就結婚》(Married At First Sight UK)等情感類節目。

盲婚試愛:英國篇
盲婚試愛:英國篇

製作團隊與實驗參數的擴展

本季的製作由一支經驗豐富的電視行業高管團隊掌舵,包括執行製作人納茲琳·卡里姆(Nazleen Karim)、丹妮爾·勒克斯(Danielle Lux)和莫瑞·博蘭(Murray Boland),喬·斯特里特(Joe Street)擔任剪輯執行製作人,莎拉·卡尼(Sarah Carnie)擔任節目總監,大衛·奇斯曼(David Cheesman)擔任節目剪輯。本季製作中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其地理範圍的擴大。雖然最初的「愛巢」階段在英國拍攝,但新訂婚伴侶的蜜月度假則在瑞典和賽普勒斯等國際地點進行。這種跨國製作的足跡為實驗引入了更複雜的後勤和視覺元素,超越了單一的國內環境。新的參與者群體由來自英國和愛爾蘭各地的單身人士組成,年齡在26至37歲之間,其人口特徵比許多真人約會節目更為年長。這一選角策略似乎是有意延續第一季的做法,第一季因其相對於美國原版的成熟度而備受關注。

嘉賓的職業背景極為多樣化。男性參與者包括35歲的軍隊體能教練比利;33歲的專案經理克里斯;36歲的房地產經理詹姆斯;28歲的健康教練賈文;31歲的配置經理傑德;29歲的電梯工程師喬丹;31歲的健身房老闆卡爾;以及28歲的遊戲企業家兼門薩會員基蘭。此外還有33歲的應用程式開發者傑克;30歲的金融分析師德莫拉;28歲的電機工程師查理;33歲的人類圖教練派崔克;32歲的建築工人羅斯·B;以及30歲的理髮店老闆羅斯·M。女性陣容同樣豐富多彩,包括29歲的歌手阿努;33歲的小學老師艾美;30歲的座艙長艾希莉;32歲的銷售與市場總監巴爾達;35歲的人力資源營運主管克莉絲汀;33歲的房地產經紀人丹妮爾;30歲的私人廚師荷莉;37歲的室內設計師蘿莉;31歲的客戶經理蘿爾;28歲的舞者兼健身教練梅根;29歲的醫療公司老闆薩羅弗;28歲的資深商務經理蘇菲;33歲的咖啡店老闆塔拉;以及26歲的專科職能治療師約蘭達。

選角過程超越了人口統計數據,選擇了具有內在敘事深度的生活經歷的個人。這起到了一種預設敘事架構的作用,設計了一個更有可能發生複雜對話的場景。例如,參與者中有效仿比利這樣的離異人士,也有像詹姆斯這樣已經為人父母(他有兩個女兒)的。其他人則帶來了由深刻生活事件塑造的獨特視角;傑克是一名癌症倖存者,他的經歷使他將尋求有意義的連結作為優先事項,而薩羅弗則在優先考慮事業後首次進入約會世界。嘉賓中還包括那些正在處理重要過往戀情後遺症的人,比如在一段八年戀情結束後學習變得更加情感脆弱的德莫拉,以及曾因不忠而取消婚約的巴爾達。這種對具有豐富個人歷史的個人進行的策略性選擇,旨在培養那種已成為英國版標誌的真實、成熟的內容,將焦點從那些可能被認為主要尋求社群媒體影響力的參與者身上移開。

電視建構研究:形式與剪輯

該節目採用嚴格的多階段結構,如同一個敘事熔爐,在受控條件下迫使關係迅速發展。從在「愛巢」中不見面的約會,到訂婚、見面、「揭曉」、國際度假、同居,最後到婚禮儀式,這種不變的節目流程是製造戲劇張力的核心機制。敘事建構的初步層次體現在本季的宣傳預告片中,這些預告片有選擇地突顯情感強度最高的時刻,以塑造觀眾的期望。官方預告片預示了幾個關鍵衝突,包括一位新郎在祭壇上似乎撕毀了他的誓言,一位新娘質疑她的情感連結是否「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以及一位身份不明的參與者果斷地摘下訂婚戒指,預示著重大的關係破裂。

在製作技術方面,該節目繼續使用該系列標誌性的不透明金色高腳杯,這既是一個視覺主題,也服務於後製的實際目的,即在剪輯「愛巢」中數小時拍攝的長對話時保持連續性。然而,一個更具說服力的製作選擇是那些被刻意省略的內容。英國版透過避免其美國對應節目中的某些窺探性橋段而繼續脫穎而出,最顯著的是沒有暗示或描繪性行為的「夜間攝影機」鏡頭。這種排除並非無意的疏忽,而是一個積極的編輯決定。透過將實驗的情感和對話方面置於更具煽情性的內容之上,製作方強化了英國版作為一個更成熟、更尊重地探索關係的品牌形象。這一選擇是品質的切實體現,直接促成了該節目作為一種更新穎、更少剝削性的形式而獲得評論界的讚譽。

比較分析:全球系列中的英國版本

新一季英國版的首播不可避免地會引發與美國原版的比較,而觀眾和評論界一致的主題是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真實性差距」。英國版的嘉賓常被形容為更真誠,這一品質通常歸因於參與者平均年齡較大,他們被視為更認真地考慮婚姻,而非追求社群媒體上的名氣。這種被感知的真實性反映在螢幕上的對話內容中。英國版以討論心理健康、財務規劃、生育能力和處理悲傷等複雜現實世界話題而聞名,創造了一個更接地氣的敘事。這與美國版形成對比,後者因優先考慮膚淺的戲劇性和以身體吸引力為中心的衝突而受到批評。雖然兩個版本都有人際戲劇,但英國版的衝突通常被視為更有機,源於生活目標不匹配或家庭反對等 relatable 的問題,而美國節目的戲劇性則與不忠和不成熟有關。

這種基調和主題上的差異使英國版成為全球《盲婚試愛》品牌的策略資產。美國旗艦節目面臨著重大爭議,包括前嘉賓提起的指控不人道工作條件、缺乏心理健康支持甚至性侵犯的多起訴訟。這些問題對整個系列構成了聲譽風險。而英國版因其「健康」、「友善」和情商高的嘉賓而廣受讚譽,起到了強而有力的反敘事作用。透過成功製作一個被認為更道德、更成熟的版本,該系列證明了該形式的潛在缺陷並非其概念本身所固有,而可能與特定製作環境下的執行有關。在這種背景下,《盲婚試愛:英國篇》不僅僅是一個地區性改編;它是一個品牌的策略性重新校準,以一種問題較少的形式證明了該形式的可行性,並幫助全球系列免受其原始版本的爭議影響。

發行策略與首播時間表

Netflix正在為該節目採用其既定的分批發布模式,這一策略旨在在幾週內維持觀眾的參與度並促進持續的社群媒體討論。本季的十集不會同時發布。本季的官方預告片於8月4日發布。前四集於8月13日首播。下一批,包括第五至第八集,將於8月20日上線。記錄婚禮儀式的最後兩集定於8月27日發布。

Netflix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