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植物園推出 ScanLAB Projects 新作 FRAMERATE: Desert Pulse。作品以一年為尺度,持續追蹤鳳凰城與更廣袤的索諾蘭沙漠中每日發生、往往不易覺察的地景變化。 團隊以自研 3D 掃描技術為核心,將藝術、環境觀察與聲音設計交織,讓在人類時間感中常被忽略的過程顯影。園方把這次委託定義為「紀錄」與「公共經驗」的結合:既是沙漠「脈動」的動態帳冊,也是一個邀請,要求觀者以耐心與持續的目光對待脆弱的生態系。
展覽動線穿梭於園中仙人掌與步道之間:四組戶外、具空間感的大型影像裝置散置園區,室內的 RAF Exhibit Gallery 另呈現多螢幕版本。聲音由 Pascal Wyse 創作,影像語法結合點雲畫面、攝影、時間切片(time-lapse)序列與空間音場。觀眾在影像與聲音的對讀中,會遇見一幅「現象拼貼」:從開花與凋謝的節律、沉積物的輕移,到植群的恢復與再生。 作品強調觀察而非炫技,邀請人們讀出地景如何以細小而累積的節拍「書寫時間」。
Desert Pulse 延展了 ScanLAB 的 FRAMERATE 系列。此次團隊運用基於 LiDAR 的獨家 3D 時間序列掃描法,全年以固定節奏反覆記錄同一批地點。 在可重現的機位與一致的環境條件下累積的數據,揭示地形結構與表層活動中的微幅位移——這些往往是傳統攝影或短時野外觀察難以捕捉的。透過對鳳凰城與索諾蘭沙漠多個點位的周期性回訪,作品搭起一部「逐格年鑑」,並以展覽尺度轉譯為可讀的影像與聲音。
專案的規模同樣顯著。園方將 Desert Pulse 視為該系列迄今最具野心的一章:方法論被擴展至更廣的沙漠網絡,呈現維度也提升到「建築尺度」。 製作與交通亦是敘事的一部分:掃描團隊駕駛 Rivian R1T 電動皮卡,每天往返 15 個地點;實地作業因此與園方及藝術家共同的永續目標緊密扣連。這段合作強調減碳與長期環境責任,將作業層面的選擇一併納入作品的概念邏輯。
永續議題在展場內被正面鋪陳。配套單元「Making Desert Pulse」詳述專案在取樣、搭建與放映各階段如何監測並降低足跡。 主辦方提出總計 140.64 tCO2e 的排放估算,並表示將透過減量與抵換,使作品獲得碳中和認證。以透明方式講述製作過程,本身便把作品的「紀錄倫理」延伸到對自我影響與方法的反思。
公共節目把「觀察」與「場域」的關注推向更廣的社會脈絡。與展覽同步,園方推出圍繞社群敘事、戶外速寫(field sketching)與書寫(journaling)、新銳藝術家展演、在沙漠進行的攝影式時間研究以及對談系列等活動。例如 “Barflies Presents: Rooted: Voices of Our Community”、“Nature Journaling: Sketching through Time”、“Desert Studio: Emerging Artists Series”、“Seeing Time Series: A Photographer’s Journey through Change in the Sonoran Desert”、“Desert Views: A Conversation Series”,以及夜間的 “Pulse Parties” 等,為不同觀眾提供多重入口。它們共同回應同一個問題:如何看見並討論那些緩慢卻關鍵的變化。
由 Matt Shaw 與 William Trossell 共同主理的 ScanLAB Projects,長期以來因把「機器視覺」工具帶入美學與紀錄實踐而受到關注。其創作以鮮明的點雲語彙為標誌,並持續探問科技如何顯影環境的美感、脆弱與韌性。過往計畫橫跨對舊集中營的影像記錄、北極冰層退縮的觀測,以及為文化場所建立空間檔案(如史蒂芬・霍金的辦公室)等,形成一份關於易被誤讀或遺失之空間與過程的動態清單。貫穿其中的主線,是把複雜且常不可見的動力學,轉譯為公眾可閱讀的形式。
團隊結構刻意維持跨域:建築師、工藝師、攝影師、工程師、紀錄片作者與軟體開發者協作共製。在與編舞、音樂、寫作、科技、氣候科學與學研機構的合作中,ScanLAB Projects 穿梭於美術館與更廣的公共領域——涵蓋表演、新聞與環境傳播。 其作品曾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 LACMA、威尼斯雙年展、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丹麥)、巴比肯中心(Barbican)、倫敦攝影師畫廊(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STRP 雙年展(荷蘭)、西班牙電信基金會空間(Espacio Fundación Telefónica)、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re)、英國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新美術館(New Museum)、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 CPH:DOX、西南偏南 SXSW、**柏林劇團(Berliner Ensemble)與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等平台展出。合作夥伴包括丹尼・鮑伊(Danny Boyle)、綠色和平、Apple、麻省理工學院(MIT)、Forensic Architecture 與劍橋大學等。
作為以沙漠生態為主題的專案場域,沙漠植物園的適配度極高。園內設有五條主題步道與一座約五萬株的活體植物收藏,長期聚焦索諾蘭沙漠。除保育與研究外,園方也對大眾推出展覽、季節活動與學習計畫。把 FRAMERATE: Desert Pulse 安置在巨柱仙人掌(saguaro)與鹿角仙人掌(cholla)之間,而非傳統的「白盒子」空間,凸顯題材與場地的不可分割。 在一座「活體收藏」中觀看影像,也促使觀眾將螢幕中的時間性與周遭植物與地貌的時間性進行即時對照。
參觀資訊簡潔易懂。園方提示門票與一般資訊可於官網查詢,並指出本專案對藝術與設計族群、關注環境變遷與資料視覺化的受眾,以及希望以全新方式重新閱讀熟悉地景的在地居民,皆具有吸引力。「戶外分散式螢幕+室內集中觀影」的展陳結構,鼓勵多次回訪與多樣的觀看情境,也呼應作品的「累積式」方法論。
歸根究柢,FRAMERATE: Desert Pulse 提出的是一種觀看方式:不是一張沙漠的全景照,而是一串寫入時間的「細微損益」——一本關於變化的總帳。 當這本「總帳」被拉回到人的尺度,沙漠植物園與 ScanLAB Projects 把索諾蘭沙漠呈現為「變化持續發生、可被讀懂」的地方,值得長期關注; 同時也把作品的生產過程納入關於影響與**地景監護(stewardship)**的公共討論之中。
地點與日期:Desert Botanical Garden,1201 N Galvin Pkwy,Phoenix,AZ 85008 —— 2025 年 10 月 11 日至 2026 年 5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