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一種感覺:瓊・蜜雪兒(1960–1965)的畫布重返紐約

Joan Mitchell, Untitled, c. 1963. © Estate of Joan Mitchell
Lisbeth Thalberg
Lisbeth Thalberg
記者兼藝術家(攝影師)。MCM 藝術版編輯。

David Zwirner 的聚焦式展出回溯這位畫家在語彙與結構上的關鍵轉折,由瓊・蜜雪兒基金會的 Sarah Roberts 策劃。

David Zwirner 將呈現一組經過精選的瓊・蜜雪兒繪畫與紙上作品,勾勒她創作生涯中短暫卻具決定性的一段。作品來自公共與私人收藏,以及瓊・蜜雪兒基金會,聚焦於她在五年間鬆動早期構圖「腳手架」、轉向更具試探與探索性的組織方式。展覽由基金會策展事務資深總監 Sarah Roberts 擔任策展人。

此時期的作品猶如一個銜接點,連結以風景為支點的早期格式與其後更具「建築性」的繪畫結構。畫面常以密集、漩渦般的中心為核心——多層次的藍與綠佔優勢——並與更薄的色彩薄霧形成對位。壓縮與開放之間的張力成為畫面的組織原則;色彩的深度與姿態性的筆觸湧動在同一平面上並置。

她在巴黎的工作室生活,與與畫家讓-保羅・里奧佩勒同遊蔚藍海岸的長時間停留相互交錯。她一度住在帆船上,注視不斷變化的地平線;這些經驗以間接的方式滲入畫面。蜜雪兒並非重現具體景觀,而是將耀光、距離與海岸線的斷裂,轉化為一套影像語彙:集中於中央的「星座」與被中斷的筆勢。地平線退場為支撐結構,大氣本身成為結構。

同時代的評論已捕捉到這一轉向,將這些畫作描述為對風景與空氣片段的沉思,與本次展覽將焦點置於「過程」而非「題材」的取徑相呼應。色塊的聚合、筆觸的加速,以及其間的留白承載情感張力,將單一場域或線性敘事推至背景。

藝術家本人的話語提供了簡潔線索:她追求無法用語言完全表述之物——「去定義一種感覺」。展覽以此為軸。顏料層層堆疊、部分被拭去又再次浮現;潛伏的紅與紫穿透主導性的藍與綠,考驗影像的穩定性,並將記憶安置為持續的低音,而非可陳述的主題。

展場動線與掛置方式,進一步釐清結構與技法變奏的交織:長而富彈性的筆勢切入被摩擦的區域;具有節奏的簇狀筆觸與寬幅的掃刷相遇。構圖向中心會聚,卻不讓位於單一焦點;在不安與秩序之間維持可運行的平衡。作品的「內部氣候」——陣風、停頓、乍現的明亮——作為工作方法運作,而非修辭性的比喻。

將視野限定於 1960–1965 年,這次呈現清楚分離出蜜雪兒離開「風景」作為主題、卻保留其氛圍與時間感為結構動力的時刻。由此形成一套凝鍊的論述——可直接在作品表面讀取——關於感知、記憶與方法如何匯聚,並重新導向她的繪畫思考。

地點與展期:David Zwirner,537 West 20th Street,紐約——「To define a feeling: Joan Mitchell, 1960–1965」,策展:Sarah Roberts。展期:2025 年 11 月 6 日至 12 月 13 日。

分享本文
尚無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