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多伊格《音樂之屋》將於蛇形藝廊南館開幕

Peter Doig, Painting for Wall Painters (Prosperity P.o.S.), 2010–2012, distemper on linen, 240 x 360 cm. © Peter Doig. All Rights Reserved.
Lisbeth Thalberg
Lisbeth Thalberg
記者兼藝術家(攝影師)。MCM 藝術版編輯。

今年秋天,倫敦蛇形藝廊南館(Serpentine South)將呈獻英國藝術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的大型展覽《音樂之屋》(House of Music)。該計畫旨在將繪畫與聲音進行獨特融合,把美術館變為一個多感官空間。這是多伊格自1991年入圍巴克萊青年藝術家獎決選以來,首次於蛇形藝廊舉辦個展。

展覽的核心是一種沉浸式的聽覺體驗。由藝術家從其數十年收藏的大量黑膠唱片和卡式錄音帶中親自挑選的音樂,將透過兩套修復後的古董級類比音響系統播放。其中一套是1950年代的木製Klangfilm Euronor音響,以其高保真音質而聞名;另一套則是1920年代末有声電影時代初期的、極為罕見的西部電氣/貝爾實驗室(Western Electric/Bell Labs)音響系統。這套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設備由電影音響技術專家勞倫斯・帕塞拉(Laurence Passera)從廢棄的電影院中搶救並修復,他也是本次計畫的密切合作者。

這些「聲音景觀」將為多伊格的近期畫作提供欣賞的脈絡。展出作品探討了視覺與聽覺的交會點,例如《未來的音樂》(2002-2007)和《音響/女孩》(2015)等畫作,直接探討了音樂體驗的多種方式。許多作品創作於多伊格在千里達生活的二十年間(2002-2021),這段時期深刻影響了他對島上充滿活力的「音響系統」(sound system)文化的參與。展覽的一大亮點是三幅描繪西班牙港獅子的大型畫作,其主題援引了拉斯特法里教圖像學中反覆出現的符號「猶大之獅」。展覽標題本身則引自已故千里達「卡里普索」音樂家影子(Shadow)的一句歌詞,多伊格以他為模特兒創作的2019年肖像畫也將在本次展覽中展出。

展覽對「共享聆聽」這一概念的探索,將透過現場公共項目得到延伸。每週日舉辦的「聲音服務」(Sound Service)系列活動中,包括埃德・拉斯查、杜瓦爾・提摩西、尼哈爾・埃爾・阿薩爾和奧盧케미・리자두在內的藝術家和音樂家將播放他們個人收藏的精選曲目。此外,一系列晚間活動還將邀請丹尼斯・博弗爾、布萊恩・伊諾和林頓・奎西・強生等名人進行原聲音樂交流。

展覽亦將出版一本設計成12吋黑膠唱片封套的圖錄。其中將收錄麥可・布雷斯韋爾的新文章、勞倫斯・帕塞拉撰寫的劇院音響系統發展史、林頓・奎西・強生和德瑞克・沃克特的詩歌,以及多伊格與蛇形藝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的訪談。

《彼得・多伊格:音樂之屋》由娜塔莉亞・格拉보브스카、莉茲・凱莉-湯瑪斯、亞歷克薩・周和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組成的團隊策劃,現場活動由科斯塔斯・斯塔西諾普洛斯聯合策劃。展期為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2月8日。

Peter Doig, Fall in New York
Peter Doig, Fall in New York (Central Park), 2002–2012, oil on linen, 120.5 x 98 cm. © Peter Doig. All Rights Reserved.
Peter Doig, Maracas
Peter Doig, Maracas, 2002-2008, oil on canvas, 290 x 190 cm. © Peter Doig.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文
尚無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