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訊 國際拍賣行邦瀚斯將於2025年10月在香港拍賣喜馬拉雅藝術泰斗烏爾里希・馮・施羅德(Ulrich von Schroeder)私人珍藏37件藝術傑作。專場定名《虔心薈珍:烏爾里希・馮・施羅德珍藏重要喜馬拉雅藝術》,薈萃學者五十載系統性收藏脈絡。重點拍品將於臺北(9月15-17日)、上海及北京巡迴預展。
馮・施羅德教授被譽為喜馬拉雅藝術史研究奠基者。其1981年著作《印藏銅佛》首建橫跨十二世紀的西藏金屬造像編年體系。後續出版《西藏佛教造像》(2001年)記錄千餘尊秘藏寺院青銅造像,《尼泊爾石雕》(2019年)則系統梳理近三千件印度教與佛教石雕。這些學術成果因方法論嚴謹性與描述精確度,至今仍為學界權威參考文獻。
邦瀚斯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藝術部國際總監馬克・拉斯穆森(Mark Rasmussen)表示:「馮・施羅德教授開創性地系統梳理西藏造像風格演進。六十載學術耕耘重新界定此研究維度。2016年本行呈獻其珍藏曾創西藏造像拍賣紀錄,今秋再推精選實屬殊榮。」
該部門主管專家譚霞(Dora Tan)補充:「此珍藏彰顯學者鑑選精品的卓識,著重藝術價值與文化共鳴。從精妙佛教造像、珍罕貝葉經寫本至鑑藏家級重器,皆傳承有序源流清晰。」

焦點拍品
- 銅鎏金杜爾迦降魔像
*尼泊爾 馬拉王朝三國時期(1550-1650) 高32公分*
*估價:500-700萬港元(約2,100-2,940萬新臺幣)*
加德滿都谷地圖像學典範。動態構圖與靜謐神態的對比,完美詮釋馬拉王朝藝術精髓。 - 銅合金觀音菩薩立像
喀什米爾 十世紀 高61公分
*估價:500-700萬港元(約2,100-2,940萬新臺幣)*
私人收藏現存未逾五尊的大型喀什米爾銅像。琥珀色皮殼與冥想姿態,見證該地區於佛教藝術鼎盛期對藏漢造像的影響。 - 傑尊・札巴堅贊(1147-1216)唐卡肖像
藏南地區 鄂爾寺 約1600年 棉布礦物彩 78.5×67公分
*估價:250-350萬港元(約1,050-1,470萬新臺幣)*
鄂爾寺「道果傳承」系列珍稀之作,同組多數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薩迦派祖師像呈現寺院特有設色體系、精準筆觸與心理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