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Brady Corbet 執導的宏大電影作品「粗獷派建築師」,以其獨特的視覺風格、敘事手法和美學主張脫穎而出。這部 A24 出品的電影再次征服了奧斯卡金像獎,並將這家製片公司推向新的高度:這是一部大膽、從片頭字幕就充滿原創性,並在主題和美學上都充滿力量的電影。
由演技精湛的 Adrien Brody 主演,電影講述了 László Tóth 的複雜奧德賽,一位匈牙利裔猶太建築師,他在大屠殺中倖存下來,卻在戰後美國夢的光明與陰影中掙扎。這部史詩級製作片長超過三個半小時,敘事跨越數十年,自威尼斯影展首映以來便擄獲了影評人的心,Corbet 在影展上榮獲最佳導演銀獅獎,並最終凱旋而歸,斬獲多項殊榮,包括多座金球獎、BAFTA 獎以及三項奧斯卡金像獎,其中 Brody 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其獨特的視覺風格,以 VistaVision 格式的使用為標誌,以及其深刻的主題——移民經歷、藝術與贊助的關係、創傷的重量——都鞏固了它作為當代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戰後的史詩旅程:劇情梗概
「粗獷派建築師」的劇情講述了 László Tóth (Adrien Brody 飾),一位具有遠見的匈牙利裔猶太建築師,曾在包浩斯學習,也是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倖存者。二戰結束後,他在 1947 年移民美國,尋求重建他的生活、職業生涯,並與他的妻子 Erzsébet (Felicity Jones 飾) 重聚,她是一位記者,也是大屠殺的倖存者 (達豪集中營),以及他的孤兒姪女 Zsófia (Raffey Cassidy 飾),她們最初仍滯留在歐洲。
他抵達費城後,面臨著掙扎與困境。他承受著表兄 Attila (Alessandro Nivola 飾) 要求同化的壓力,經歷了最初的失敗,使他陷入貧困甚至海洛因成癮。然而,當神秘而富有的工業家 Harrison Lee Van Buren (Guy Pearce 飾) 認可他非凡的才能,並委託他一個宏大的項目:創建 Van Buren 學院,一個雄心勃勃的社區中心時,他的命運發生了巨大轉變。正如電影不祥地警告:「積累權力和建立遺產是有代價的。」
角色介紹
László Tóth (Adrien Brody 飾):主角集天才、創傷、野心和缺陷於一身。Brody 本身的匈牙利裔猶太背景為這個普遍受到讚譽和獲獎的表演增添了額外的真實感。
Erzsébet Tóth (Felicity Jones 飾):László 的妻子並非被動的角色。作為一名記者和倖存者,她擁有敏銳的洞察力,並扮演著道德指南針的角色,從一開始就對 Van Buren 抱持戒心。她自己的經歷和視角對敘事至關重要。
Harrison Lee Van Buren (Guy Pearce 飾):這位百萬富翁贊助人是一個迷人而曖昧的人物。他與 László 建立的關係是大部分戲劇的核心,在導師、剝削以及一些詮釋者認為可能帶有浪漫色彩的潛在張力之間搖擺。Pearce 的表演也為他贏得了重要的提名。
配角陣容:Harrison 傲慢的兒子 Harry Lee Van Buren (Joe Alwyn 飾)、因創傷而沉默的姪女 Zsófia (Raffey Cassidy 飾)、László 的朋友兼患難夥伴 Gordon (Isaach De Bankolé 飾)、同化了的表兄 Attila (Alessandro Nivola 飾),以及 Maggie Van Buren (Stacy Martin 飾) 等人,共同構成了豐富而複雜的人類畫卷。
在 Brady Corbet 雄心勃勃的執導下,「粗獷派建築師」被定義為一部史詩般的時代劇,其敘事跨越數十年,從 1947 年一直到 80 年代。其可觀的片長,約為 3 小時 36 分鐘 (215-216 分鐘),在影院放映時通常會有 15 分鐘的中場休息,突顯了其宏大的規模。

紀念碑的建造:製作與視覺風格
將「粗獷派建築師」搬上銀幕的過程,正如其所講述的故事本身一樣,艱辛而漫長。從構思、編寫到首映,整個項目歷時七年。最初的計劃是在 2021 年於波蘭拍攝,但一系列障礙,包括 COVID-19 大流行、資金問題以及演員的個人情況(如 Felicity Jones 的懷孕),導致多次延遲和原始演員陣容的變動。正如 Corbet 自己所描述的,他「不屈不撓」的決心是克服這些逆境的關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部規模如此宏大的電影——其史詩般的野心、時代細節、複雜主題以及選擇不尋常的 VistaVision 格式——卻以一個顯著低的淨預算完成,估計不到 1000 萬美元。
主要拍攝工作最終於 2023 年 3 月 16 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開始。選擇匈牙利是綜合了實際因素(稅收優惠、電影實驗室)和 Corbet 之前對該國的熟悉程度。布達佩斯及其周邊地區被用來重現 50 年代的費城和賓夕法尼亞州農村。製作團隊也轉移到義大利卡拉拉,在標誌性的大理石採石場拍攝,Corbet 向投資者辯護這一決定是出於其主題的重要性,與佔有和資本主義甚至對自然材料的影響範圍有關。拍攝於 2023 年 5 月 5 日結束,隨後進入了近二十個月的漫長後期製作階段。在此期間,出現了關於使用人工智能的小爭議,後來澄清為使用 Respeecher 技術來完善某些對話口音的準確性。
製作中最具決定性和大膽的決定之一是使用 VistaVision 拍攝了大部分電影,這是一種高分辨率的 35 毫米格式,每幀使用 8 個孔,並水平移動膠片。攝影指導 Lol Crawley 和 Corbet 選擇了這種自 60 年代以來已停用的格式,原因多方面且相互關聯。他們尋求一種「檔案」品質,一種喚起所描繪時代(1950 年代至 1980 年代)的過去感。此外,VistaVision 的廣闊視野允許捕捉粗野主義建築的宏偉,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較小格式廣角鏡頭中常見的光學畸變。這也是對 50 年代電影的致敬,包括情節劇和希區考克式的影響,並且是為了在 70 毫米放映中提供沉浸式體驗。
然而,選擇 VistaVision 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和後勤挑戰。世界上功能正常的相機所剩無幾,它們極其笨重,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後期製作同樣複雜,需要 6K 掃描,並產生了海量數據 (700TB)。Corbet 甚至犧牲了拍攝天數來負擔這種格式。這種對過時且難以操作的技術的堅持,儘管預算有限,展現了深刻的藝術連貫性。這不是懷舊的突發奇想,而是與電影主題(時代真實性、建築規模)和期望的電影體驗(70 毫米放映)相關的根本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也使用了其他格式,如標準 35 毫米、用於某些紋理的 16 毫米、用於結尾的數字 Betacam 以及使用 Alexa 相機拍攝的單獨鏡頭。引用的視覺影響包括 Saul Leiter 的攝影以及 Andrew Wyeth 和 Edward Hopper 的繪畫。
Judy Becker 的製作設計對於重現電影中的世界至關重要,她在匈牙利搭建了模型和佈景。Kate Forbes 的服裝設計和 Daniel Blumberg 獲獎的配樂,以及 Dávid Jancsó 的剪輯,共同補充了美學願景。
這部電影是美國、英國和匈牙利的聯合製作,由 Brookstreet Pictures、Kaplan Morrison、Andrew Lauren Productions 和 Intake Films 等製片公司參與。發行方為 A24 (美國) 和 Universal Pictures / Focus Features (國際)。
從威尼斯影展到奧斯卡:影評與獎項
「粗獷派建築師」於 2024 年 9 月 1 日在第 81 屆威尼斯國際影展官方競賽單元進行了全球首映。這部電影立即產生了影響力,獲得了長達 12 分鐘的起立鼓掌,並贏得了享有盛譽的最佳導演銀獅獎 (Brady Corbet)。它還在其他電影節上放映,如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 (SEMINCI)。
頒獎季證實了「粗獷派建築師」作為重量級影片的地位。它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奧斯卡金像獎 (第 97 屆):獲得 10 項提名,與另一部電影並列年度提名第二多。贏得了 3 個獎項:最佳男主角 (Adrien Brody)、最佳攝影 (Lol Crawley) 和最佳原創配樂 (Daniel Blumberg)。此外還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 (Guy Pearce)、最佳女配角 (Felicity Jones)、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製作設計的提名。
金球獎 (第 82 屆):獲得 7 項提名,並贏得了 3 個主要類別獎項: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Brody)。
BAFTA 獎:累積了多項提名和關鍵獎項,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創配樂。
其他榮譽:被列入美國電影學會 (AFI) 年度十大電影,在評論家選擇獎中獲得 9 項提名 (Brody 贏得最佳男主角),並累積了眾多影評人協會獎項。
我們的評論
一個雙重反思和提醒:這部電影耗資 1000 萬美元,然而它卻擁有史詩般的維度,以及無與倫比的美學野心:它充滿了細微之處、宏大的佈景,並在視覺層面擁有巨大的力量:這是幾乎沒有人能實現的結果,即使是預算超過 1 億美元的電影。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電影是一個里程碑,它證明了,憑藉智慧和創造力,幾乎一切皆有可能。
說「粗獷派建築師」好遠遠不夠:它在幾乎所有方面都表現出色,尤其是在美學層面。此外,它的人物充滿故事性,有趣、富有戲劇性,而且在敘事上複雜、真實且刻畫得很好。
這部電影不提供簡單的答案。它探討了歷史創傷的複雜性、成功的道德模糊性、藝術與權力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移民痛苦的身份和歸屬感尋求。它與粗野主義建築的聯繫,更多是隱喻而非字面意義,增加了一層意義,引人深思我們建造的空間如何反映我們個人和集體的心理。
「粗獷派建築師」就是那種有些人稱之為「自命不凡」的電影,而與他們的看法相反,我們在這本雜誌上非常喜歡它。
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