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Documentary、UFO 與 Bird Street 將第二屆《Shorts In-Session》帶到 Camd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聚焦正在打磨的短片專案

Shorts In-Session
Shorts In-Session

American Documentary、Untitled Filmmaker Org(UFO)與 Bird Street Productions 公布了第二屆《Shorts In-Session》入選名單。這一常設的進行中作品(work-in-progress)計畫,旨在協助短片紀錄片創作者在同業與產業專家的指導下進一步精煉作品;新一屆團隊將於 Camd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亮相。

作為一個開放、以社群為本的論壇,《Shorts In-Session》邀請處於製作或後期階段的短片團隊放映片段,並在專家評審與影展觀眾面前討論敘事與剪接選擇。本屆工作小組成員包括 UFO 共同總監 Sean Weiner、Arno Mokros、Martha Gregory,Bird Street Productions 代表,以及 American Documentary 旗下 POV Shorts 資深製作人 Opal H. Bennett。主辦方表示,該單元旨在打破剪輯室的孤立狀態,讓創作者與支持性的產業領袖建立連結,並在以形式探索著稱的影展平台上凸顯表現突出的專案。

本屆入選創作者展現出短片實踐的多樣向度。來自布朗克斯的尼加拉瓜裔美國記者/導演 Rebecca Blandón 長年關注「近在眼前卻不易被看見」的社群;其作品曾於美國多個重要影展放映,並與 PBS FrontlineThe Boston Globe 合作。獨立電台記者與導演 Bianca Giaever 的作品見於 This American LifeRadiolabThe New YorkerThe New York Times;她亦為 podcast《Constellation Prize》的策劃與主持,現為哈佛大學 Nieman Fellow。艾美獎得主 Ora DeKornfeld 集導演、攝影與剪接於一身,曾與 The New York TimesThe New YorkerThe Atlantic、CNN、Netflix 與 National Geographic 合作;代表作品包括《USA V SCOTT》、NYT Op-Doc《This Is What a Post-Roe Abortion Looks Like》、擔任 Elizabeth Lo《Mistress Dispeller》之剪接、Netflix 系列《Explained》,以及於長片《Mija》中同時出任攝影與剪接。導演與作家 Maia Wikler—University of Victoria 政治生態學博士候選人、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聚焦記憶、企業責任與氣候正義;其短片《Walking Two Worlds》於 Tribeca 首映,近期並在 Woodstock Filmmakers Residency 推進新作《Wild, Wild East》。

除了展示效應之外,該計畫也回應紀錄片領域的結構性需求:剪接往往是孤獨工序,而真正的創作突破常源自與同儕與導師之間嚴謹而持續的對話。透過在 CIFF 設置公開的進行中作品平台,合作夥伴期望加速工藝進程、拓展專業網絡,並在短片紀錄片日益形塑文化與公共討論的當下,擴大新聲音的能見度。

UFO(Untitled Filmmaker Org)透過重視面對面且具包容性的社群建設,為資源相對匱乏的創作者提供時間、空間與資金支持;核心計畫包括面向代表性不足新銳的 BAM Short Film Lab,以及位於紐約州卡茲奇爾(Catskills)Silver Sun Foundation、結合創作支持與育兒服務的 Family Filmmaker Residency。Bird Street Productions 專注於製作短片與長片紀錄片,致力放大多元視角並促發公民思辨。American Documentary, Inc.(AmDoc)為 PBS《POV》與《POV Shorts》背後的非營利組織,長期在電視、數位與社區平台呈現具社會關聯性的當代非虛構作品,並以觀眾參與策略將故事轉化為對話、教育與行動。

活動日期:2025 年 9 月 12 日(星期五)。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