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最強督察再出擊》:一場發生在1980年代孟買的奇異對決

最強督察再出擊
Anna Green
Anna Green
Anna Green 是 MCM 的撰稿人。她出生於...

電影《最強督察再出擊》以一場無情的追緝行動此一經典電影母題為基礎,將其核心衝突置於精心重建的1970至80年代孟買。故事由惡名昭彰的「泳裝殺手」自提哈爾監獄的悍然越獄所引爆,此事件觸發了一場橫跨全國的縝密追捕,構成電影的結構主幹。然而,這並非一部冷峻的程序劇。本片刻意將自身定位為一部風格奇特的犯罪喜劇,一種揉雜了不同類型的混合體,透過風格化的懷舊與輕快濾鏡,過濾一樁黑暗的歷史事件。此一精心計算的敘事策略,使得該時代的粗礪感在美學上變得易於消化,將昔日孟買蜿蜒的巷弄與復古氛圍,從一個充滿真實危險的場域,轉化為一場精心設計的貓鼠遊戲的生動舞台。這是一部對舊時代警務工作的自覺致敬,頌揚了在現代科技鑑識學出現前,那種足智多謀、憑藉直覺辦案的「土法煉鋼」式正義。

主角與反派:一場表演的二元對立

本片的敘事引擎,是兩位主角之間充滿辯證張力的對手戲,他們的表演儼然成為一場對比鮮明的原型研究。演員馬諾吉·巴傑帕伊的職業生涯以其在犯罪類型片(如《Satya》、《瓦塞浦黑幫》)中的開創性角色而聞名,他所飾演的主角馬杜卡爾·贊德督察,並非電影中的超級警察,而是一位謙遜的公務員。他的贊德是一位出人意表的英雄,其主要武器是直覺和不屈的決心。巴傑帕伊為這個角色注入了熟悉的莊重感,將其根植於其職業的藍領現實中——一個沉默寡言、機智狡猾、不為名利所動、只專注於任務的男人。其表演與他在備受讚譽的劇集《家庭特工》中的表現遙相呼應,將職業的堅韌與獨特的孟買風情及一種乾練、內斂的幽默感融為一體。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吉姆·薩布飾演的卡爾·博傑拉,這是對連環殺手查爾斯·索布拉傑的虛構演繹。這個角色是二元性的研究:一個迷人、世故的騙子,同時也是一個冷酷的殺手。薩布在扮演複雜反派角色(如《妮嘉》、《帕德瑪瓦蒂:愛無所懼》)方面已建立起卓越聲譽,他巧妙地利用了其在銀幕上催眠般的魅力。他體現了歷史上索布拉傑的操縱性誘惑力,呈現了一個在智力上引人入勝、同時又充滿威脅的反派。由此產生的「電光石火般的對決」超越了簡單的英雄與惡棍的衝突,成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演方法論及其所代表的社會世界之間的對抗。巴傑帕伊扎實的本土現實主義與薩布戲劇化、國際化的優雅形成對峙,上演了一場隱喻性的決鬥,將影片從傳統的犯罪故事提升為對一個轉型國家中相互衝突的身份認同的細膩評論。

最強督察再出擊
最強督察再出擊

一位馬拉地導演的印地語首秀

該片是畢業於印度國立戲劇學院的欽邁·D·曼德勒卡的印地語導演處女作,他也親自撰寫了劇本。曼德勒卡是馬拉地娛樂界一位多產且備受尊敬的人物,主要以其在歷史劇類型中的廣泛工作而聞名,作為演員、作家和舞台劇導演,他創作了如《Farzand》和《Pawankhind》等備受讚譽的電影。他為全球串流平台轉向印地語製作,是當代印度電影界一個重要趨勢的縮影,即OTT(串流)服務正日益成為連接強大的地方產業與全國主流的渠道。這使得一位對特定文化環境——在此即馬哈拉施特拉邦——有著深刻本土理解的電影人,能夠將一種「植根於地方的視角和感受」投射到更廣闊的畫布上。該項目由奧姆·勞特和傑伊·舍瓦克拉馬尼在Northern Lights Films旗下製作。對於勞特本人——一位同樣根植於馬拉地歷史劇(如《Lokmanya: Ek Yug Purush》)的導演而言,這部電影實現了他父親長久以來的願望,即看到真實生活中的贊德督察的故事被搬上銀幕。這種對本土「馬拉地超級英雄」的投入,與Netflix倡導「本土英雄」的策略不謀而合——這些故事植根於印度歷史的文化肌理,同時又由全國知名的明星包裝,以吸引泛印度觀眾。

打造復古犯罪世界

影片的美學連貫性對於平衡其複雜的色調至關重要,這一任務主要由其攝影和配樂承擔。攝影指導維夏爾·辛哈的作品範圍從《鬼》的原始現實主義到《我是妳的羅密歐》的風格化浪漫主義,他創造了一種視覺語言,既能容納犯罪故事的陰暗基調,又能適應其喜劇插曲的古怪輕快。辛哈在低光攝影方面的嫻熟技巧,特別是他對索尼VENICE攝影機系統的運用,使他能夠在不犧牲視覺清晰度的情況下,利用自然光源捕捉城市夜晚的真實特徵,喚起那個時代的氛圍。這種技術上的精確性將影片根植於一個可觸及的現實中,為其對孟買的懷舊重塑增添了質感。作曲家桑基特·薩內的配樂也面臨著類似的二元性挑戰。薩內主要以其在馬拉地音樂界的成就聞名,其音樂根植於民間和宗教旋律,他提供了一個必須在追逐的緊張感和贊德團隊的幽默 banter 之間切換的音景。選擇一位植根於傳統音樂形式的作曲家,似乎是為增強影片地方風味的刻意之舉。攝影與配樂共同實現了連貫的場面調度,創造了一個粗礪與古怪的辯證法感覺有機的世界,防止了影片在其類型野心下分崩離析。

「蛇惑」的重新想像

儘管受到真實事件的啟發,《最強督察再出擊》進行了重大的歷史重構。事實基礎是孟買警官馬杜卡爾·贊德對查爾斯·索布拉傑長達數十年的追捕。被稱為「蛇惑」的索布拉傑是一名法國連環殺手,在1970年代沿著「嬉皮之路」捕食西方遊客。贊德是一位功勳卓著的警官,於1971年首次因一起計劃中的搶劫案逮捕了索布拉傑,但索布拉傑後來逃脫。更著名的那次抓捕,也就是影片的高潮,發生在1986年,當時索布拉傑策劃了一場臭名昭著的越獄,迷倒了提哈爾監獄的警衛。贊德機智地推斷出其目標的習性,在果阿成功將其抓獲。影片為敘事自由而虛構了姓名——索布拉傑變成了卡爾·博傑拉——但其最重大的偏離在於其喜劇基調。這一選擇使其與更為嚴肅的描繪,如BBC/Netflix的劇集《蛇惑》區別開來。透過將敘事中心放在警官身上,影片進行了一種以英雄為中心的修正主義。故事被有效地從這位全球臭名昭著的罪犯手中奪回,並重塑為一個關於印度本土智慧的勝利故事。古怪的喜劇手法起到了馴化真實罪行恐怖感的作用,將一個國際恐怖故事轉變為一個關於「本土英雄」的慶祝性國家敘事,這位英雄的足智多謀勝過了一位世界聞名的欺詐大師。

作為社會評論的貓鼠遊戲

最終,《最強督察再出擊》運用了貓鼠驚悚片的熟悉結構,來探討正義與英雄主義的永恆主題。該類型以其固有的追逐、躲避和心理遊戲為焦點,為贊德的街頭智慧與博傑拉的操縱性智力之間的較量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框架。影片在印度犯罪喜劇的演變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一類型已從像《Jaane Bhi Do Yaaro》這樣的經典作品中的公然社會諷刺,發展到像《看不見的旋律》這樣的當代電影中更黑暗、更前衛的情感。《最強督察再出擊》開闢了自己的獨特領域,利用其喜劇元素不是為了尖銳的諷刺,而是為了強調其角色毫不掩飾的決心。影片的主題核心是一個普通人實現了非凡正義的勝利,這一敘事在印度電影傳統中引起了深刻共鳴,該傳統常常頌揚那些以超越有缺陷的體系的道德清晰度行事的英雄。透過聚焦於這位兩次戰勝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罪犯之一的真實警官,影片打造了一個既是懷舊娛樂,又是引人入勝的人物研究,同時也是對弱者永恆吸引力的證明。

該片於2025年9月5日在串流平台Netflix首映。

分享本文
尚無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