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諾主演《狂賭之淵》,Netflix 大膽重塑《狂賭之淵》原作

Netflix《狂賭之淵》上線,洗牌重釋《狂賭之淵》
2025-05-15 03:08
狂賭之淵
狂賭之淵

Netflix 公開了備受期待的英語影集《狂賭之淵》,這部新作改編自河本焰和尚村透創作的日本人氣漫畫《狂賭之淵》。這部共10集的影集帶領觀眾深入聖多明尼克預科學校(St. Dominic’s Prep)高壓的走廊,這是一所精英寄宿學校,其社會階級並非由成績或運動實力決定,而是由高風險的地下賭局來劃分。領銜主演的是米庫·派翠西亞·瑪蒂諾(Miku Patricia Martineau),她飾演的夢子(Yumeko)是一位來自日本的神秘轉學生,其驚人的賭博技巧和隱藏的盤算注定將顛覆學校既有的秩序。

歡迎來到聖多明尼克預科學校:每場賭注皆是權力遊戲

聖多明尼克預科學校並非一般為全球富豪子女設立的學府。在這裡,課程內容退居其次,主宰整個社交生態的是高風險的地下賭博世界,一個由地下賭局決定學校階級的地方。這個體系不僅關乎炫耀的權利,更帶來嚴重的後果,輸家往往面臨屈辱的服從——這是原作漫畫中「家畜」制度的核心概念,負債的學生會淪為贏家的奴隸。

夢子(瑪蒂諾飾)這位來自日本的轉學生,就此踏入了這個蛇蠍之地。但她並非尋常的新面孔。懷揣著「悲慘的過去」和對「復仇的無盡渴望」,夢子的「賭博天賦使她成為強大學生會的眼中釘」。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改編改變了夢子的核心動機。原作漫畫及其各種改編版本將蛇喰夢子描繪成一個「純粹為了追求刺激而賭博的強迫性賭徒」,她的行為幾乎是出於對風險純粹而令人不安的沉迷。

然而,《狂賭之淵》則引入了更傳統的復仇敘事,夢子的目標是「推翻整個體系」,顯然是為了回應她未揭露的悲慘過去。這一改動為她的行動提供了明確、或許更易於西方觀眾理解的傳統動力,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原作中那位僅因賭博狂喜而行動的主角更為神秘難解。這個敘事轉折也為這10集的影集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主線,聚焦於夢子揭開父母遭遇的任務——她相信這起事件與聖多明尼克預科學校的某人有關。

精英寄宿學校的背景——如今是一所美國學府——依然是進行社會評論的有力載體,讓影集得以探討對西方精英圈內財富、特權和系統性腐敗的文化批判。

狂賭之淵
狂賭之淵

米庫·瑪蒂諾:豪賭夢子一角

《狂賭之淵》的核心人物是米庫·派翠西亞·瑪蒂諾,這位加拿大新星肩負起詮釋神秘角色夢子的重任。瑪蒂諾出生於2004年9月13日,為這個複雜角色注入了青春的張力。觀眾可能從她在動作驚悚片《絕命凱特》(Kate)中飾演的安妮(Ani)、《高校榮譽生》(Honor Society)中飾演的克莉絲汀(Christine),或是在《小鯊魚芬尼》(Finny the Shark)等動畫影集中的配音作品而認識她。她即將在《星際爭霸戰:第31號部門》(Star Trek: Section 31)中飾演年輕的喬吉歐(Georgiou),這進一步鞏固了她新星的地位。然而,《狂賭之淵》中的夢子一角,可以說是她迄今為止最具挑戰性的角色,需要融合外在的魅力、隱藏的狡黠和深層的心理厚度。

配角陣容:牌桌旁的玩家們

圍繞在瑪蒂諾身邊的是一群多元化的演員陣容,每位都在聖多明尼克預科學校險惡的社交版圖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影集演員包括飾演萊恩(Ryan)的阿約·索蘭克(Ayo Solanke)、飾演瑪莉(Mary)的伊芙·愛德華茲(Eve Edwards)——這個角色很可能引起原作漫畫中強悍角色早乙女芽亞里粉絲的共鳴——以及飾演神秘獨眼角色多莉(Dori)的艾薇瓦·蒙吉洛(Aviva Mongillo)。蒙吉洛形容多莉是一個體現了「混亂、羞恥、權力與脆弱」的角色,是一個複雜且視覺上獨特的存在,她參與的特技場景和戴著眼罩表演的挑戰更強化了這一點。

其他主要角色包括飾演琪拉(Kira)的克拉拉·亞歷山德羅娃(Clara Alexandrova)、飾演麥可(Michael)的杭特·卡迪諾(Hunter Cardinal)、飾演莉莉(Riri)的安雯·歐德里斯科爾(Anwen O’Driscoll),以及飾演蘇琪(Suki)的萊恩·薩瑟蘭(Ryan Sutherland)。

幕後推手:賽門·貝瑞的賭注

執掌《狂賭之淵》的是主創賽門·貝瑞(Simon Barry),Netflix 的觀眾對他並不陌生,他曾打造過奇幻動作影集《修女戰士》(Warrior Nun)。貝瑞亦曾創作科幻劇《時空連續體》(Continuum)和犯罪影集《血仇》(Bad Blood)等作品,這次他不單以影集主創的身份開發和監製《狂賭之淵》,更親自編寫並執導多集,包括十集中的四集,顯示了他對這次改編抱有強烈的創作視野。Boat Rocker Media 負責製作此劇。

貝瑞改編《狂賭之淵》的手法相當大膽。他的目標是「在這個漫畫宇宙中開創一個新的分支」,並從《歪小子史考特》(Scott Pilgrim)、《追殺比爾》(Kill Bill)和《星期三》(Wednesday)等風格鮮明的作品中汲取靈感。他明確表示,目標是「擁抱原著的趣味和奔放精神,而非僅僅是翻拍」。

原作的魅力:《狂賭之淵》漫畫

要完全欣賞《狂賭之淵》,就必須了解其根源:河本焰和尚村透備受讚譽的漫畫《狂賭之淵》。故事背景設定在私立百花王學園,原作主角蛇喰夢子是一位美麗的轉學生,骨子裡卻是個「純粹為了追求刺激而賭博的強迫性賭徒」。該漫畫以其緊張的心理對決、透過殘酷的「家畜」制度(針對負債學生)對社會階級的尖銳批判,以及對風險、道德和在超資本主義微型社會中價值本質的探索而聞名。《狂賭之淵》中的賭博往往是人生本身的隱喻,以及個人在社會結構中所面臨的固有風險。

《狂賭之淵》宇宙早已被深度挖掘,包括由 MAPPA 工作室製作的兩季熱門動畫、一部忠於原作的日本真人電視劇(同樣有兩季和一部電影續集),以及多部衍生作品,包括《狂賭之淵雙》(Kakegurui Twin),後者也推出了動畫和真人改編版。這段豐富的歷史意味著《狂賭之淵》進入了一個粉絲期望極高且充滿比較基準的領域。這些先前改編作品的存在,尤其是廣受好評的日本真人版,為《狂賭之淵》帶來額外壓力,使其必須證明其英語化重塑和敘事變動的合理性。它必須提供真正新穎且引人入勝的內容,才能贏得那些已經對《狂賭之淵》精髓有明確參照點的既有粉絲群。

初步印象:《狂賭之淵》是贏得頭獎還是慘敗收場?

隨著《狂賭之淵》現已上線,眼前的問題是,這部新的改編作品是否成功捕捉到原作令人振奮的精髓,同時塑造出自己的特色。米庫·瑪蒂諾對復仇驅動的夢子的詮釋將是其評價的關鍵。即使動機有所改變,她能否體現出她所說的「漫畫的能量」和「令人上癮」的特質?賽門·貝瑞受到《歪小子史考特》、《追殺比爾》和《星期三》影響的風格化視野能否成功,也備受考驗。「誇張的視覺元素」的承諾可能帶來耀眼的奇觀,但要將《狂賭之淵》強化過的現實感轉化為真人演出而不致流於滑稽,其中的拿捏相當微妙。

場景轉換到美國學校以及夢子復仇情節的引入,是此次改編最顯著的差異。與原作對存在性刺激和系統性批判的探索相比,這些改變無疑將改變故事的基調和主題共鳴。復仇的角度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敘事驅動力,可能使影集更易於理解,並為其十集內容提供強而有力的故事情節。然而,這也冒著將夢子從一個獨特迷人的自然力量——一個「強迫性賭徒」——轉變為一個更傳統主角的風險。挑戰在於,《狂賭之淵》能否在夢子的主要目標並非賭博本身,而是賭博能為其復仇帶來什麼的情況下,整合《狂賭之淵》標誌性的賭局場景及其固有的心理張力。該劇必須在吸引那些可能對此類改動持懷疑態度的《狂賭之淵》既有粉絲,以及吸引不熟悉該IP歷史的新晉廣大觀眾之間取得平衡。

《狂賭之淵》對 Netflix 而言是一項高風險的提案。它試圖以熟悉的緊張賭局世界吸引《狂賭之淵》原作粉絲,同時也吸引欣賞青少年驚悚、心理劇和視覺風格化類型劇的觀眾。米庫·瑪蒂諾對重塑後夢子的演繹,以及賽門·貝瑞獨特的導演視野,是該劇的王牌。

這10集的內容為觀眾提供了一場深入聖多明尼克預科學校險惡走廊的馬拉松式體驗。這次英語改編能否贏得頭獎或慘敗收場,將取決於它能否兌現其風格承諾,使其敘事變動顯得合理,並捕捉到那股令《狂賭之淵》成為全球現象的、令人上癮且不安的刺激感。

創作者們顯然在賭,即使這次發牌方式略有不同,忠於《狂賭之淵》的「精神」和「狂野能量」依然能產生同樣強烈的共鳴。

何處觀看《狂賭之淵》

Netflix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