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的《轉捩時刻:越戰》提供了一個未經過濾的視角,審視一場衝突留下的持久創傷。

2025-04-29 04:09
《轉捩時刻:越戰》 - Netflix
《轉捩時刻:越戰》 - Netflix

我們在成千上萬的電影、書籍中聽聞過那場越南戰爭,這場戰爭銘刻在集體潛意識中,然而,許多事至今仍是謎團。《轉捩時刻:越戰》是一部共五集、每集一小時的紀錄片,深入剖析了那場戰爭的起因及其對美國人民集體潛意識造成的後果。

《轉捩時刻:越戰》從歷史角度分析了美國為何介入這場衝突,以及這次介入如何導致美國公民對自身信仰的崩潰,並在公民與政府之間造成了信任的鴻溝。

越南戰爭作為現代史上最具「決定性與分裂性」的衝突之一,深植於全球記憶中。其深遠影響遍及各大洲,重塑了美國的國家認同,摧毀了對其體制的信任,暴露了深刻的社會裂痕,並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軌跡。隨著世界在 2025 年 4 月紀念西貢淪陷 50 週年——這個時刻無疑會促使人們反思這場戰爭複雜且往往痛苦的遺產——Netflix 推出了一部重要的新紀錄片系列,準備重新審視這關鍵的一章。

這部五集的紀錄片系列由備受讚譽的導演布萊恩·納本伯格 (Brian Knappenberger) 執導,Luminant Media 製作,旨在記錄戰爭的軌跡,從引發美國大規模升級行動的北部灣事件(東京灣事件)的模糊不清,到西貢陷落最後混亂的日子。

整個「轉捩時刻」系列由 Luminant Media 和導演布萊恩·納本伯格一貫的製作框架,顯示了 Netflix 的刻意策略。此策略似乎旨在為探索關鍵全球事件的高水準歷史紀錄片建立一個可識別且值得信賴的品牌。本輯特別邀請了與越戰有著深厚個人聯繫的電影製作人 Đoan Hoàng Curtis 擔任系列製片人,顯示出為這場特定衝突帶來細膩視角的量身定制的努力。

《轉捩時刻:越戰》 - Netflix
《轉捩時刻:越戰》 – Netflix

指標性系列中的又一個決定性「轉捩時刻」

《轉捩時刻:越戰》承載著相當大的期待,建立在其前作《轉捩時刻:911 與反恐戰爭》和《轉捩時刻:原子彈與冷戰》的成功基礎之上。這些早期系列獲得了可觀的收視率和評論界的關注,確立了該系列以深度和引人入勝的敘事力量處理改變世界的複雜事件的聲譽。

此次發行的時機尤其有力。恰逢 1975 年 4 月 30 日西貢淪陷 50 週年之際首播,該系列不僅僅定位為歷史回顧,更是對當代關切問題的及時探索。描述強調其關注戰爭「未解的創傷、未汲取的教訓以及持續的後果」,這些後果「持續塑造著今日世界」。這種框架將 20 世紀中葉的事件與 21 世紀持續存在的問題聯繫起來,例如深刻的社會分歧和公眾對政府信任的侵蝕——這些主題一再被強調為越戰遺產的核心。

Netflix 和 Luminant Media 似乎正在利用公眾興趣和歷史反思的高漲時刻,來最大化該系列的影響力和收視率。它將「轉捩時刻」品牌定位為嚴肅、發人深省的非虛構內容提供者,明確地在關鍵歷史時刻與當今之間劃清界線。

定義範圍、來源與主題

該系列橫跨近二十年,歷經三屆美國總統政府(詹森、尼克森,並間接涉及福特),進行了全面的歷史掃描。敘事從美國大規模介入的根源開始,以法國在奠邊府的殖民失敗及隨後越南的分裂為背景,貫穿各個關鍵轉折點。這些包括 1964 年 8 月備受爭議的北部灣事件,該事件為美國升級軍事行動提供了理由;1968 年規模龐大的春節攻勢,震驚了美國公眾並改變了對戰爭的看法;揭露了可怕暴行的美萊村屠殺;曠日持久的巴黎和平協約談判;1973 年美國戰鬥部隊的撤離;以及 1975 年西貢戲劇性的最終陷落。

該系列透過 See It Now Studios 的協助,「前所未有地接觸」了 CBS 新聞檔案,提供了關於戰爭如何被即時報導和感知的沉浸式、當代的廣播視角。關鍵的是,納入「罕見的越南影像」表明其努力整合非美國的視覺記錄,超越了完全以美國為中心的觀點。解密的政府記錄則暗示了對官方決策過程和潛在隱藏歷史的探索。

導演布萊恩·納本伯格強調使用了詹森和尼克森總統的錄音,這些錄音是在米勒中心 (Miller Center) 總統錄音計畫的幫助下獲得的。這些錄音帶被呈現為揭示了領導人公開聲明與其私下評估之間的「明顯對比」和「脫節」,特別是他們向公眾隱瞞的認知——即戰爭可能是一場他們無法獲勝但又不願承認的「失敗事業」。其含義很清楚:公眾信任的侵蝕——戰爭後果的一個決定性特徵——很大程度上是由源自最高層的蓄意欺騙所驅動,而這往往受到國內選舉政治的推動。

戰爭被界定為一次根本性的「政治和文化清算」,不可逆轉地重塑了美國。敘事旨在探討戰爭對美國身份認同的深遠影響,其在揭露和加劇社會內部分歧中的作用,以及其對政治領導層持久的犬儒主義的貢獻。預告片的評論談到美國在衝突期間失去了「道德羅盤」。

此外,該系列明確旨在擴大「常被忽視的視角」。系列超越了傳統的軍事和政治敘事,納入了較少聽到的聲音,涵蓋了多樣的越南經驗以及來自服役人員的批判性觀點,例如後來成為反戰活動家的退伍軍人。焦點延伸至深重的人員傷亡,影響了「無數人」,並深入探討了衝突留下的「未解的創傷」。描述承諾提供「令人不安的檔案畫面」和「原始的訪談」,強調對戰爭深層情感和心理代價的探索。

透過將白宮錄音帶和官方文件等高層來源,與檔案畫面和個人訪談的基層視角並置,該系列似乎準備營造一種強大的敘事張力。決策者的戰略計算和欺騙,與士兵和平民面臨的殘酷現實和道德困境之間的這種對比,很可能會強化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清算這一核心主題。

創作者、聲音與視角

布萊恩·納本伯格擔任導演和執行製片人,繼續扮演「轉捩時刻」系列的關鍵架構師角色。以《網路之子:亞倫·史瓦茲的故事》等作品聞名的納本伯格,展現了處理具有當代共鳴的複雜主題的興趣。他在先前「轉捩時刻」系列中的方法涉及諸如反擊圍繞冷戰的歷史錯誤信息,以及探索 9/11 襲擊的長期地緣政治反響等目標。他為越南系列所陳述的焦點——關於總統聲明與私人信念之間的脫節,以及由此產生的信任侵蝕——與這種將歷史分析與持久社會問題聯繫起來的模式相符。

本輯創作團隊的一個重要新增成員是系列製片人 Đoan Hoàng Curtis。Curtis 是一位越南裔美國電影製作人、口述歷史學家,值得注意的是,她是一位戰爭倖存者,在戰爭結束前夕混亂的最後時刻,隨家人從西貢空運撤離。她備受讚譽的個人紀錄片《西貢啊西貢:一個家庭的戰爭》探討了衝突在她自己家庭內部造成的深刻分裂,她的親戚曾在對立的陣營中戰鬥。Curtis 的參與為該系列宣稱的擴大「常被忽視的視角」的目標賦予了實質性的可信度。她的出現表明了一種刻意的努力,旨在納入對越南經驗更細膩的理解,可能解決過去針對紀錄片過於以美國為中心的批評。她作為口述歷史學家的專業知識也可能影響該系列對個人證詞的處理方式,增加深度和同理心。

該系列還採訪了生活軌跡因戰爭而深刻改變的美國退伍軍人,突顯了國家動盪中的個人轉變主題。受訪者包括:

  • 史考特·卡米爾 (Scott Camil): 一名海軍陸戰隊員,在意識到政府欺騙的程度後,成為著名的反戰活動家和「和平退伍軍人協會」(Veterans for Peace) 的領導者。
  • 史考特·島袋 (Scott Shimabukuro): 一名日裔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軍隊中面臨種族主義,在「冬季士兵調查」(Winter Soldier Investigation) 期間就戰爭罪作證,並共同創立了一個為亞裔美國退伍軍人服務的外展計畫。
  • 簡·巴里·克拉姆 (Jan Barry Crumb): 最初為尋求冒險而加入軍隊,後感到幻滅,從西點軍校退學,共同創立了「越戰反戰退伍軍人協會」(Vietnam Veterans Against the War, VVAW),並從事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寫作生涯。
  • 埃弗雷特·阿爾瓦雷斯二世 (Everett Alvarez Jr.): 第一位在北越上空被擊落的美國飛行員,作為戰俘忍受了八年多的時間,之後回歸並在公共服務和商界擁有卓越的職業生涯。

這些退伍軍人不僅僅被呈現為戰鬥的見證者,更是經歷了深刻個人清算的個體。他們的故事——涉及幻滅、源於背叛的行動主義、在巨大困境中求生以及對抗種族主義——為該系列更宏大的主題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性支點。透過聚焦於積極質疑戰爭及其理由的退伍軍人,該系列很可能超越了簡單化的英雄主義敘事,去探索衝突複雜的道德、心理和政治後果,強化了深刻的社會破裂和信任崩潰的觀點。

我們的觀點

五個小時似乎很長,不適合坐在電視機前,但這次值得。它分析了美國介入的原因和緣由、越南分裂前的局勢,以及給西貢帶來混亂的事件。它以直接而真實的方式解釋,沒有忽略任何細節,沒有遺漏任何東西。

然後,它深入探討了戰爭、公眾的不安,以及紀錄片的核心主題:公民對公共機構的不信任。

這是一次內容豐富、嚴謹的分析,無疑值得一看。

在哪裡觀看《轉捩時刻:越戰》

Netflix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