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i Russell in The Diplomat

凱莉·羅素:一個世代的沉靜力量

從備受爭議的短髮到外交舞台的折衝樽俎,這位低調巨星如何以驚人的韌性與蛻變,開創不凡的演藝生涯

Molly Se-kyung
Molly Se-kyung(몰리 세경)
Molly Se-kyung 是一位小說家和電影電視...

走出自己道路的「米老鼠俱樂部」成員

在成為榮獲金球獎肯定的女演員、冷酷無情的KGB間諜,或是奔波勞碌的國際外交官之前,凱莉·羅素是一名舞者。1976年3月23日,她出生於加州芳泉谷,母親是家庭主婦史蒂芬妮·史蒂芬斯,父親則是日產汽車高階主管大衛·羅素,她的童年生活充滿了遷徙。由於父親的工作,羅素一家過著游牧般的生活,從加州搬到德州,再到亞利桑那州,最後落腳於科羅拉多州。這樣不斷搬家的經歷,讓她從小就學會了適應,這項技能也成為她日後多變演藝生涯的基石。

在頻繁的搬遷中,舞蹈是她心靈的錨。她以驚人的紀律投入芭蕾與爵士舞,最終在丹佛一所著名的舞蹈工作室贏得獎學金,除了學業外,每週還需投入40小時的練習。正是這份才華,透過表演照片被一位星探發掘。年僅15歲,她憑藉優雅的氣質與體態,在1991年迪士尼頻道的重啟節目《米老鼠俱樂部》(The All New Mickey Mouse Club)中,贏得了一個令人稱羨的席位。

從1991年到1994年,整整三年間,羅素是這個節目的固定班底,而該節目也成為了下一代全球巨星的搖籃。她與布蘭妮·斯皮爾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賈斯汀·提姆布萊克和雷恩·葛斯林等未來的流行文化巨擘同台演出。然而,即使在這樣星光熠熠的環境中,羅素的發展軌跡依然與眾不同。當同伴們被培養成流行樂壇的明日之星時,她被選中是基於她作為舞者與演員的實力。她不是團體中的實力唱將,而是以角色詮釋和肢體表演見長的表演者。這早期的區別預示了她的未來。雖然《米老鼠俱樂部》為許多人鋪就了通往全球名望的道路,但對羅素而言,它更像一所專業的藝術學校。這個節目獨特的互助氛圍或許幫助她避開了童星常見的陷阱,但更重要的是,它磨練了她在戲劇表演領域所需的紀律和技巧,讓她走上了一條與流行偶像截然不同的道路。

尋找自己的故事:成名前的歲月

1994年,當她徹底告別「米老鼠俱樂部」後,凱莉·羅素開始了一位年輕演員為事業打拼的平凡而重要的工作。這段貫穿90年代中期的時期並非停滯,而是她職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其特點是在各種不同類型的作品中大量曝光。這如同一次藝術學徒期,為她日後應對巨大的成功,塑造了多面性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在迪士尼期間,她就在1992年的家庭喜劇電影《親愛的,我把孩子放大了》(Honey, I Blew Up the Kid)中完成了自己的銀幕首秀。離開節目後,她過上了典型的職業演員生活,客串了當時的熱門情境喜劇,包括在《小淘氣看世界》(Boy Meets World)中飾演菲尼老師的姪女,以及在《奉子成婚》(Married… with Children)中的一次亮相。她也開始證明自己能夠駕馭敘事,主演了如《看孩人的誘惑》(The Babysitter’s Seduction, 1996)和《When Innocence Was Lost》(1997)等一系列電視電影,展現了她日益成熟的戲劇才華。

然而,她的主要目標是在一部成功的劇集中獲得一個常規角色——這個過程充滿了對毅力的考驗。1996年,她被金牌製作人亞倫·史貝林選中,出演肥皂劇《Malibu Shores》,這部劇看似前途無量,卻在播出九集後便被取消。劇中還有她當時的男友、同為「米老鼠俱樂部」成員的托尼·盧卡。一年後,她與當時尚不知名的希斯·萊傑共同出演了風格獨特的青少年中世紀題材劇集《Roar》,但該劇同樣曇花一現。這些經歷看似是職業上的挫折,實則無比珍貴。這段「學徒」時期讓她接觸了從史貝林的華麗世界到奇幻題材等不同的製作環境,避免了她在離開迪士尼後被定型。當她為下一個重要角色試鏡時,她已不再是未經考驗的新人,而是一位經歷過行業風雨、經驗豐富的年輕專業演員。

征服世界的捲髮:《大學生費莉希蒂》現象

1998年,一切都改變了。22歲的凱莉·羅素被創作者J.J.亞柏拉罕和麥特·李維斯選中,在新興的WB電視網新劇《大學生費莉希蒂》(Felicity)中擔任主角。劇情看似簡單:一個體貼、真誠的高中畢業生費莉希蒂·波特,因為暗戀的男生班·卡文頓(史考特·史畢德曼飾)在她的畢業紀念冊上寫下了一段感人的話,便衝動地放棄了史丹佛大學的醫學預科計畫,追隨他來到紐約上大學。這部劇以及羅素對主角的演繹,迅速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羅素的表演堪稱驚豔。她以一種驚人真實的真誠感,體現了費莉希蒂的脆弱、智慧和浪漫的理想主義。她是大城市裡那個典型的、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女孩,但她的自我發現之旅被描繪得如此細膩,既讓人感覺深刻的個人化,又具有普遍的共鳴。該劇自首播起就備受好評,因其充滿智慧、時而富有哲理的對話,以及對大學生活情感雷區的真實描繪而廣受讚譽。它以前瞻性的敏感度處理了約會強暴、生育健康和精神疾病等進步議題。

這部劇的成功不僅在於劇本出色,更在於它完美捕捉了一個特定的人生轉型階段——在「青年危機」這個詞流行之前,它就描繪了這種狀態。它清晰地表達了站在成年門檻上的感覺,每一個選擇都顯得至關重要,未來既是令人恐懼的,也是令人興奮的白紙。這種充滿希望的不確定性主題,深深地觸動了X世代和年長的千禧世代觀眾,羅素也因此成為了那種情感的象徵。

業界注意到了這一點。1999年1月,在該劇首播僅四個月後,凱莉·羅素榮獲金球獎劇情類電視劇最佳女主角。這是一個真正的驚喜,標誌著電視界的風向轉變。她的獲獎不僅肯定了小型電視網劇集的藝術價值,也為新一代年輕女演員在非主流電視網的作品中獲得認可打開了大門。憑藉金球獎的加持和那標誌性捲髮下登上各大雜誌封面的面孔,凱莉·羅素已然成為超級巨星。

震驚世界的髮型

在她聲名鵲起之時,一個源於玩笑的決定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風暴,並永遠改變了凱莉·羅素與自己名聲的關係。《大學生費莉希蒂》中那次臭名昭著的剪髮始於一個玩笑。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的間歇期,羅素和劇組的髮型師開玩笑地給她戴上了一頂短款男孩假髮,拍下寶麗來照片寄給了創作者J.J.亞柏拉罕和麥特·李維斯。然而,亞柏拉罕從中看到了絕佳的敘事機會。他打電話給羅素,提議將剪髮融入劇情:在與班痛苦分手後,費莉希蒂會衝動地剪掉她標誌性的長捲髮。羅素認為這是一個強而有力且真實的角色瞬間,便欣然同意。

當1999年秋季第二季播出時,公眾的反應不僅是負面的,甚至是惡毒的。其後果被形容為災難性的。WB電視網收到了雪片般的憤怒信件和郵件。陌生人在街上攔住羅素,對她說:「妳剪頭髮前漂亮多了。」這股抵制情緒甚至升級到令人不安的程度,一些觀眾發出了死亡威脅。

這次剪髮立刻被歸咎為該劇收視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儘管收視率早已因播出時間從強勢的週二晚間檔調整到電視網較弱的週日檔而開始下降,但剪髮成了一個方便且被大肆渲染的代罪羔羊。這一事件成為電視史上的一個不可磨滅的時刻,被載入流行文化詞典。「剪了一個費莉希蒂頭」成了形容角色外貌發生劇烈且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改變的代名詞,這一爭議還在《超級製作人》(30 Rock)和《奇異果女孩》(Gilmore Girls)等劇集中被戲仿。電視網的反應極為激烈,一位WB高管公開宣稱:「我們電視網的明星再也不許剪頭髮了」,從而有效地為旗下明星制定了「不許剪髮」的政策。

對羅素而言,這次經歷不僅僅是一個流行文化趣聞,更是一次深刻的、或許是創傷性的事件。這種強烈針對她外表的個人攻擊,而非她贏得金球獎的表演,讓她對女性明星被物化的現象有了殘酷的認識。她震驚於如此多的人更關心她的外表,而不是她所扮演的角色。這種對名聲膚淺本質的深刻幻滅,似乎催化了她後續的職業選擇。剪髮爭議不僅僅是關於頭髮,它是一個定義職業生涯的時刻,強化了她希望因技藝而非形象被重視的願望,並為她之後刻意遠離剛剛才站上的聚光燈中心鋪平了道路。

中場休息:刻意隱退與藝術重塑

當《大學生費莉希蒂》在2002年結束其四季的播出後,凱莉·羅素並未利用她家喻戶曉的地位去追逐下一個好萊塢大角色。相反,她對自己成名的機制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反抗。在經歷了每天18小時的艱苦工作和巨大的公眾壓力後,她感到「筋疲力盡」,並有意識地決定退後一步。她搬到紐約,租了一間公寓,中斷了近兩年的演藝事業,這段時間她致力於在遠離好萊塢喧囂的地方,重新找回正常的生活和個人成長。

她的回歸並非在一部大製作電影的片場,而是在私密且要求嚴苛的戲劇舞台。2004年,她在尼爾·拉布特的爭議性外百老匯戲劇《Fat Pig》中首次亮相,這一選擇明確表明了她致力於挑戰性、以角色為驅動的作品,在這裡,才華而非形象是唯一的評判標準。這種藝術上的重新定位也延續到了她的電影選擇中。這一時期她最重要的作品是2007年的獨立劇情喜劇片《女侍情緣》(Waitress)。這部由已故的艾德莉安·雪莉編劇並執導的電影中,羅素飾演了珍娜·杭特森,一個被困在虐待性婚姻中的創意派點師。她的表演大獲成功,因其在幽默、心碎和堅韌之間取得的平衡而受到評論家的一致好評。一位評論家指出:「我無法想像任何其他女演員能從這個角色中挖掘出如此的深度。」《女侍情緣》成為了一部備受喜愛的邪典經典,證明了羅素以沉靜的力量支撐故事的能力,後來還被改編成熱門的百老匯音樂劇。

在此期間,羅素也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主流電影界遊刃有餘,透過一系列精心挑選的配角展現了她的多才多藝。她在2002年的越戰題材電影《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中與梅爾·吉勃遜對戲,飾演一名軍人的妻子,標誌著她向更成熟角色的轉型。她還培養了深厚且反覆的創作夥伴關係,這成為她職業生涯的一大特點。她與J.J.亞柏拉罕的深厚關係,為她在2006年的大片《不可能的任務3》(Mission: Impossible III)中贏得了一個關鍵的、充滿動作戲的IMF特工角色,片中她角色的被俘成為電影的開端。這些合作為她在獨立電影和高知名度專案之間架起了一座可靠的橋樑,使她能夠在不損害藝術完整性的前提下,重新融入好萊塢。透過在《愛你愛到快抓狂》(The Upside of Anger, 2005)和《把愛找回來》(August Rush, 2007)等影片中精心挑選角色,她成功地從青少年偶像轉型為備受尊敬的成年演員,建立了一個多樣化且強大的作品履歷。

第二幕:《美國諜夢》中的鋼鐵意志

2013年,凱莉·羅素重返電視螢幕,其角色與費莉希蒂·波特截然不同,這成為她藝術演變的一個明確宣言。在FX的劇集《美國諜夢》(The Americans)中,她飾演伊莉莎白·詹寧斯,一位在1980年代冷戰時期,偽裝成美國郊區母親的、深度潛伏且思想堅定的KGB間諜。這個角色是一個鮮明而刻意的反類型選擇,她拋棄了過往的甜美魅力,轉而塑造一個被定義為「沉穩如鋼,靜謐如豹」的人物。

這部備受好評的劇集共播出六季,堪稱電視史上的傑作。它以間諜題材為載體,探討了關於婚姻、身分、家庭和忠誠等深刻而普遍的主題。從本質上講,《美國諜夢》講述了一對間諜——伊莉莎白和菲利普(由馬修·瑞斯飾演)——之間包辦婚姻的故事,這段關係緩慢、痛苦而真實地發展成為一段複雜而真摯的愛情。羅素和瑞斯在螢幕上產生的強烈化學反應是該劇的情感核心,這份搭檔情誼在2014年也延伸到了現實生活中。

羅素對伊莉莎白這一角色的演繹,一直被譽為是微妙與內斂力量的典範。在六季中,她描繪了角色從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徒,到一個疲憊、矛盾的倖存者的心路歷程,常常僅憑眼神的閃爍或下顎的緊繃,就能傳達出「煙花般絢爛的情感」。她的表演堪稱一場巡迴演出,為她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包括三次黃金時段艾美獎提名和兩次金球獎提名。

這個角色鞏固了羅素職業生涯中一個強大且反覆出現的主題。她最具代表性的角色——費莉希蒂、伊莉莎白,以及後來的《頭號外交官》(The Diplomat)中的凱特·懷勒——都在公眾表演的身分與私下真實的自我之間掙扎。費莉希蒂的旅程是在成年初期壓力下尋找真實身分的過程。伊莉莎白·詹寧斯則過著完全雙面的生活,她美國人的偽裝與真實的自我持續衝突。這一主題線索表明,羅素的角色選擇是深具個人色彩的,讓她能夠透過藝術,探索自己作為一個在公眾職業中極度注重隱私的個體所面臨的核心矛盾。

現代偶像:從遙遠的銀河到全球外交舞台

憑藉《美國諜夢》重新定義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後,凱莉·羅素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成為了一位現代偶像,在商業大片、意想不到的喜劇和頂級電視劇之間無縫切換。她繼續依賴於她信賴的創作夥伴,與導演麥特·李維斯再度合作,在備受好評且票房大賣的《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4)中擔任主角。這部全球票房超過7.1億美元的電影中,她飾演艾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護士,是人類倖存者的道德支柱,為這部史詩級的科幻巨作帶來了細膩、以角色為中心的感性。

2019年,她加入了另一個全球最大的電影系列,與J.J.亞柏拉罕在《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中再次合作。她飾演了神秘的、戴著頭盔的香料走私販佐麗·布利斯,這個角色的臉幾乎從未露面。對於自認內向的羅素來說,這個角色簡直是夢想成真——能夠在完全匿名的同時,展現出強大的存在感,這完美地反映了她職業生涯中一貫的,重作品輕名氣的偏好。

接著,她以一種展現自己俏皮一面的方式,主演了伊莉莎白·班克斯執導的、風格極其獨特的恐怖喜劇片《熊蓋毒》(Cocaine Bear, 2023)。片中,她飾演一位在被吸食毒品的熊所恐嚇的森林中尋找女兒的母親。羅素欣然接受了這個專案的荒誕性,認為這是在近期緊張工作後,一次急需的、輕鬆的解脫。這部電影出人意料地取得了票房成功,全球票房達到9000萬美元。

2023年,她以主演兼執行製片人的身分,攜Netflix政治驚悚劇《頭號外交官》(The Diplomat) triumphant 回歸電視螢幕。她飾演的凱特·懷勒是一位才華橫溢、身經百戰的外交官,卻不情願地被推上美國駐英國大使這一備受矚目的職位。羅素再次找到了一個完美契合她獨特技能的角色。該劇一經播出便在全球範圍內大獲成功,因其機智的對話、緊湊的節奏以及羅素那遊刃有餘地平衡了高風險劇情、智力較量和精準喜劇時機的精湛表演而備受讚譽。這個角色已經為她贏得了新一輪的艾美獎、金球獎和美國演員工會獎提名,鞏固了她作為當今最具活力和最受尊敬的女演員之一的地位。

幕後角色:聚光燈下的私生活

在超過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凱莉·羅素實現了一種罕見而艱難的平衡:她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卻又極力保護著自己的隱私。她的個人生活為她的職業韌性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並始終與公眾敘事保持著距離。

從2007年到2014年,她與承包商謝恩·迪瑞結婚,並育有兩個孩子:2007年出生的兒子瑞佛和2011年出生的女兒薇拉。自2014年起,她與《美國諜夢》中的搭檔、威爾斯演員馬修·瑞斯建立了長期伴侶關係。兩人於2016年5月迎來了兒子山姆的誕生。她對為人母的態度一如既往地務實,專注於培養孩子成為懂得尊重和忠誠的人,並優雅地面對其中的挑戰。

從紀律嚴明的年輕舞者,到不情願的電視偶像,再從嚴肅的舞台劇演員,到如今的實力派演員和製片人,凱莉·羅素始終按照自己的方式打造職業生涯。她留下的不朽遺產是一位藝術家的形象,她始終將故事的完整性和角色的複雜性置於變幻莫測的名利之上。透過沉靜而自信地駕馭好萊塢的洶湧波濤,她實現了評論界尊重、商業成功和個人真實的非凡融合,使她成為她這一代人中最引人入勝、最值得敬佩的力量之一。

Keri Russell
Keri Russell in Cocaine Bear (2023)
分享本文
尚無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